▲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欧亚运输变短。苏伊士运河长期掌握在英国手里
此后,英国在波斯湾继续占据了巴林、科威特等酋长国。
为了方便控制波斯湾,英国在特鲁希尔设立波斯湾委员会,并加强同英属印度的联系。
英国占据印度之后,英国当局成为了当地货币——卢比的发行者。印度卢比成为了特鲁希尔、巴林、科威特等波斯湾地区的通用的货币。
当时卡塔尔半岛依旧依附于奥斯曼帝国。19世纪中后期,英俄因波斯问题矛盾重重。而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的关系十分恶劣。
▲卡塔尔半岛的位置
英国为了扶持奥斯曼帝国对付俄国,选择不干预卡塔尔,让其继续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下辖地区。
1908年,波斯湾沿岸发现了石油资源,战略地位更加重要。英国为了独霸石油资源,开始策动卡塔尔脱离奥斯曼帝国。
英国、奥斯曼的矛盾日益加深。
一战时期,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作战。一战后,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其控制的所有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卡塔尔半岛被英国所占据。
▲一战后的中东秩序,卡塔尔、阿联酋都是英国的保护国
战后,英国将卡塔尔划入波斯湾委员会管辖,使用印度卢比作为货币。
至此,卡塔尔、特鲁希尔、科威特、巴林与英属印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一战后到二战前,波斯湾的石油主要掌控在英国手里。当地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之间的只有零星的贸易往来,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印度向海湾地区的移民。
二、各国的独立
二战后,英国殖民体系趋于瓦解。
1947年,英国通过了《蒙巴顿方案》,按照宗教分布的不同,英属印度被分为两个国家——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包括西巴和东巴)。
▲二战后印巴分治。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
印度独立后,印度央行接手货币的发行权。印度央行发行的印度卢比取代英属印度的卢比。
特鲁希尔、卡塔尔、科威特、巴林依然是英国的保护国。印度独立后,之前的英属印度卢比已经作废。
卡塔尔、特鲁希尔、科威特等地也使用新的印度卢比作为货币。
二战后,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提高,波斯湾沿岸发现了更多的石油资源。当时的英国垄断了当地的石油资源。波斯湾沿岸的酋长国本地居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刚独立的印度金融体系相对薄弱,本国货币在国外大量使用,加剧了金融风险风险。
1959年,印度决定发行海湾卢比,作为特鲁希尔、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