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年,午夜转山道上的转山者
转山道中段的止热寺,是转山者们的休整点,在此之后就是转山全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将从5200米一直爬升到5600米的卓玛拉山口。
止热寺也是眺望冈仁波齐北壁的最佳观赏地。一面落差达千米几乎垂直的大岩壁屹立于冰川沟的尽头,凌于过往的转山者之上显露着威严。
▲ 止热寺望冈仁波齐
沿冰川沟谷朝着冈仁波齐的北壁前行。翻越几道古冰碛垄,可直抵北壁下方的冰川末端。近距离仰视北壁,更能感受到这面陡峭到挂不住雪的大岩墙带来的强烈的压迫感。
▲ 冈仁波齐北壁和已经消退的冰川
冰雪累积在岩墙脚下斗状的粒雪盆中,积压发育成为冰川。现在的冰川消融萎缩了很多,而在冰川发育鼎盛的古冰期,冰川运动和侵蚀作用十分剧烈。
冰川在主峰和侧边的山肩上侵蚀切割出一个个半弧形的粒雪盆,以山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八条冰舌,冰川一边运动一边刨蚀着山体,拓宽加深着沟谷。如今冰川大部分都退缩消失,只留下这八条冰川谷如莲花瓣一般拱托着冈仁波齐。
▲ 北壁两条冰川谷间的刀脊
在冈仁波齐南坡,先民们在两条相邻的冰川谷间,开辟了一条内转路线。线路长度不过10来公里,但有的路段却异常险要。内转道绕着冈仁波齐脚下、两条冰川谷夹峙的“因揭陀山”环一圈,中间要贴着冈仁波齐的峭壁翻越因揭陀山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