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
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
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诗词的用字也很独特:“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
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中国式诗词讲究的是意境之美,而这首散曲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他所塑造的意境是每个中国人感同身受的,是我们所可以用心去理解的。
也正是因为此,这篇《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是秋天丰收之后的万物凋零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凋零的秋天遇上日薄西山的黄昏,悲怆的感觉油然而生。
虽然《天净沙·秋思》只属于一首散曲,但是却具备了中国诗歌的所有艺术特征。
所以,它是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式悲秋意境最美的作品。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词呢?留言区和宋词君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