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豆瓣电影
克服了重重困难,陈兴杰在边河创办了大森林股份有限公司。陈兴杰的兄弟姐妹作为骨干加入,并全都分配了任务。对外,公司也正式开始招聘员工。
第一批员工,便是以前在林场工作的老工人们。而且,为了让林场的职工都能够走出大山,不至于守在这里受一辈子穷,陈兴杰还专门把公司开在了县城。
最终,在顾长山的帮助下,林场里边的人悉数搬迁到县城;并在陈兴杰的带领下,大家伙搞林下经济,彻底走出了贫困闭塞的泥潭。
对于陈兴杰来说,放下心中曾有的执念,不是被逼无奈,而是主动为之。
曾经有多向往山外的世界,现在就有多眷恋故乡的烟火。
回到家乡、造福家乡的信仰,和自己此生追求的志向,殊途同归。
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放下更为妥帖。
放下的,是个人小我的利益;
得到的,是集体这个“大我”的成全。
正如蔡崇达在《皮囊》中所说:
“我期待自己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
一部《父辈的荣耀》,半部中国林业发展史。
不管是坚韧的顾长山,还是清醒的陈兴杰,无不是在与生活交手的过程中,一边奔跑,一边和解。
他们身后,是林业发展的苦难辉煌;他们身前,是生态发展的滚滚浪涛。
来源:豆瓣电影
自古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往往是那些在发展中不停选择,却又果断放下的弄潮儿。
恰如麦家在《人生海海》中所说: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不完美的人生。”
我们无法避开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但我们可以选择勇往直前。
最后你会发现,历经岁月洗礼,人生就如大海般深邃,如山川般壮丽。
作者:今夕何夕,但遇良人,山水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