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为什么是最强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0-27 08:21:51

亚太大气环流概率图(涛淘风云制)

(蓝色线条:500hPa环流-约5000米高空风;红色线条:低空风及辐合区域)

然后说西支:既然赤道(热带)辐合带可以热力出一个哈德来环流圈制造副高,那么夏季比热带加热更猛的青藏高原当然也可以靠季风热力圈造出它的副高。而青藏高压向东辐散出的下沉支就扮演了哈德来环流圈下沉支的角色。这就是西支

实际上,青藏高压东侧的下沉支贡献,应该就是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登陆我国,甚至与伊朗高压“打通”的最主要原因。

最后谈北支:如果说南支是不会有人质疑且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成为几乎是排他的主角,那么西支就是鲜有人想得到想得通的配角了,至于北支,更是一直都沉睡在教科书之中的幕后角色,可能从来都没有人想到它。

其实看这个三圈环流模型局部就一目了然了:

东亚季风为什么是最强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9)

副高下沉支示意图

副高以北,冷暖空气交战的主战场,就是极锋锋区,锋区内的上升运动和成云致雨,也是加热其上高空大气的机制,这个上升支其实就是费雷尔被动环流圈的上升支,这些大气在顶层向南返回的一支,到达副高上空并入了哈德来圈下沉支。这就是北支


找到这一支的实例其实是很简单的,我就不举了,毕竟教科书摆在那里。虽然教科书也可能错,甚至上面图片也有不对劲的地方,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今天不扯。

三家归晋

你看,副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就是那500hPa等压面上的一圈588线。但是掰开揉碎了你就知道,副高并不简单。仅仅探讨其宏观上的下沉支来源,就已经如此复杂了。

并不简单的副高如果总是简单地用那一一个圈去思考它和它的天气影响,固然在多数时候不会失了本质,但却未必真正理解。而固定的思维,有可能就会在某个不适用的时候让你掉进大坑里。

回到《上海高温来自青海——再谈高温成因和暖空气乾坤大挪移》一文中的说法,我是仔细分析了当时环流之后做出的结论,在影响副高的三国演义中(在贡献副高三支下沉气流的魏蜀吴之中),至少在那个阶段,北支和南支都要让位于西支,甚至就是三家归晋,西支一支独大的存在。再复习一下该文图片:

东亚季风为什么是最强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10)

东亚季风为什么是最强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11)

我想,至此我自己挖的大坑应该可以算填平了吧?

三、高温因何而来因何一去不复返

原计划开脑洞碰一碰2022的夏季为何如此热的问题——如何考虑今年副高强大的原因?

但是这几周仔细思量下来,还是决定放弃。因为这些个脑洞没有一个哪怕能说服自己的,稍一深入思量就发现远超出了自己浅陋的认知,有太多不懂,也缺乏想要的观测资料支撑。气候问题以后如果有合适的闭合脑洞再来分享,我还是老老实实说天气的事儿吧。

1)东亚夏季风环流

下面给出本文最终的目的,个人目前所理解的东亚夏季风环流,一图以蔽之:

东亚季风为什么是最强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