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和表哥在一起是因为青春年少的喜欢,那么和汪恩甲在一起,萧红纯粹是为了温饱和生存。
1931年11月,萧红和汪恩甲住进了哈尔滨一家旅馆,两人坐吃山空长达7个月之久,一共欠下六百多块钱,六百多块钱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一笔巨款,汪恩甲选择了逃离,在一个黑夜,他丢下怀有身孕的萧红,从此杳无音讯。
之后,萧红被店老板锁进了一间废弃的仓库里,第二次被抛弃,萧红的人生再次走到了绝境,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她对文字的执着和热爱,在那间废弃的仓库里,她画画,练字,写诗。
即便内心如青杏般苦涩,文字依旧能给予她慰藉。这是萧红的初心,这份初心在她一次又一次卷入爱情的纷争时,她都没有迷失过。
萧红对文字的热爱,对包办婚姻的反抗,帮助她逃离出了冰冷的原生家庭,这是她一生颠沛流离的开始,也是她开启新生活的起点。
二,与萧军宿命相恋,又宿命般永远分手,萧红的情感变得独立,平等,自由1932年7月,萧红萧军命中相遇。
在那间废弃的仓库里,送完书后本打算离去的萧军,又坐了下来,同萧红继续聊天,当萧军随手拿起萧红的手稿翻阅时,那一笔一画,那一诗一句,征服了萧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知性的女子,萧军爱上了萧红。
之后,萧红生下汪恩甲的女儿,看都不敢看一眼,萧红就将女儿送人了,恢复自由身的萧红顺利和萧军在一起了。
他们租住在一个简陋的宾馆里,萧军每天出门干活,用做家庭教师挣的钱,在当铺赎回了自己的大衣,给萧红保暖,萧军还带她去街上的一条巷子吃饭,他们点了带汤的肉丸子,为贫寒交加的生活增添了一丝暖意。吃完饭回来的路上,萧红鞋带断了,萧军隔断了自己的鞋带,帮她系上。
那时的萧红,幸福得像个少女,单纯得像个孩子,萧军呵护她,照顾她,保护她,一切看似简单又幸福。
但是很可能,萧军对萧红最大的感情就是陷于才华,才华是他们爱情的根基。
第一眼见到萧红的萧军,有些惊讶,穿着粗布衣,挺着大肚子,头发又长又乱,印象并不美好,而萧军是一个粗犷的东北汉子,他没有细腻的心思顾及到萧红敏感的自尊。
形容好的长久的爱情,我们常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萧红和萧军,只占了才华这一项,他们惺惺相惜,找到了文学创造路上的知己,本该志同道合,和和美美,可是最后,还是才华犯了错。
朋友们在聚会的时候,直言萧红的才华高于萧军,评价萧红是凭借天赋和对生活的感受进行创作,而萧军的创作是靠刻苦和勤奋,萧军第一次感到自尊受损。
萧军嫉妒萧红的才华,因为在那个时代,男权主义思想依旧根深蒂固,萧军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认定萧红作为自己的妻子,就该归属于自己,就该比自己低一等,怎么能够超过自己呢?并且还是在自己仰仗的,安身立命的才华上面。
矛盾难以调和,萧红暗自神伤,在鲁迅先生的建议下,萧红东渡日本。在日本,萧红承蒙熟人许粤华的照顾,后来,许粤华家里有事,先行离开了日本,独自留在日本的萧红,感到孤独,落寞,但那是她写作的黄金时期,她体验到了文字带给自己的力量。
令人没想到的是,萧军背叛了她,和有夫之妇许粤华珠胎暗结。萧军很清楚,他和许粤华没有结合的可能,为了结束这段无果的恶恋,萧军催促萧红从日本回了国。
得知真相的萧红,独自一人在深夜荒凉的大街上游荡,孤独无依,心碎无助,萧军在感情上的不忠,给了萧红狠狠一击。
那个她敬重又感激的人,也深深地伤害了她,可萧红没有怨恨许粤华,因为承蒙她的照顾,她依然敬重她。
她是多么恩怨分明的一个女子啊。
只是,萧军和萧红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那便是萧红的创作才华高于萧军,萧军没法忍受这样的结果,这个粗犷的汉子选择用拳头处理问题,他动手打了萧红,而萧红呢,在感情世界里总是学不会理性,她总是感性地看待她的爱情。
一次聚会,萧红眼角受伤,淤青严重,萧红说自己不小心摔的,替萧军辩解,萧军当场拆穿了她。
爱便爱,不爱便丢开。
这就是萧军对待爱情的态度,在与萧红初次见面时,她就了解的。当时萧红问萧军:"要是丢不开呢?"
萧军说:"丢不开任它丢不开吧!"
果真如他所言,在萧军和萧红分手后,萧红还痛苦地向朋友倾诉:"我爱萧军,可是做他的妻子太痛苦了。"
与萧军的这场相遇,陷入爱情里的萧红依旧保持着对文学纯粹的热爱,她没有因为爱情而放弃自己的东西,当初和萧军发生分歧时,萧红便袒露过自己的心声,她只想有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写东西,她从未放弃过对文学的热爱。
丁玲初见萧红,说她长着一张少于世故的脸,大概是因为女人容易葆有纯洁和幻想,也许也就同时显得稚嫩和软弱。
所以萧红表面上看,是个不谙世事的柔弱女子,但其实她拥有独立的人格,她从不认为自己是男人的附属物,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争取爱情里的平等权利。
萧红看似被爱情所累,其实她骨子里是自由不羁的,她的人生,一直都是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三,渴望和端木过平常夫妻的生活,因为婚姻最后都会归于平淡,既是对爱的妥协也是对爱的执着1938年,萧军和萧红永远分手。
分手后的萧红,接受了端木蕻良的追求。其实一开始,萧红对端木的印象并不好,端木脸色苍白,背微驼,萧红很烦他,说端木短小,懦弱。
但端木勇敢地说出了内心的话,他高度赞扬了萧红的才华,认为萧红的作品更接近文学的本质,端木还说萧红的《生死场》比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成就高,正是这份评价,打动了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