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认真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觉世名言》。在这里我要认真而隆重的向各位推荐一下。人们都知道冯梦龙编撰有一套《三言》,即《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但很少有人知道李渔的这部《觉世名言》。这是由我们当今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文化认知观,不容许他这部小说集在民间传阅。伟大领袖喜欢《聊斋志异》那样的短篇鬼故事,不喜欢人间烟火故事。故此,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冯梦龙和李渔这样写现实生活的作家,其排名地位始终不如写妖魔鬼怪的蒲松龄、吴承恩那样靠前。
《觉世名言》包含两个短篇小说集,一是《连城璧》,二是《十二楼》,各包括十二个短篇,另加一个外篇六个短篇,共计三十篇。我认为,李渔是写短篇小说的圣手,其功力与技巧,远远超过蒲松龄,甚至超过冯梦龙。我以为冯梦龙是中国的莫泊桑,而李渔则是中国的欧亨利。
李渔为后世道学家们诟病的就是他在人过半百时收养了两个极具艺术天分的少女王姬和乔姬,二人均为13岁,并以此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上流阶层演出娱乐。甚至,这二姬同时兼做他的小妾,使得垂垂半老的李渔竟然获得了生命的第二春及艺术生涯的第二春。可惜的是,两位美少女在其19岁时先后病逝,李渔瞬间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焉知是不是这老家伙使出了“肉蒲团”的能量,活活摧残了两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总之,红颜知己、生活伴侣的离世,李渔的人生结局只能是烟花散尽风流亦被雨打风吹去。
如此看来,李渔确是文坛上的另类,他并不受正统文化圈子的首肯,多少对他有一些鄙夷。一本《闲情偶寄》的作者简介这样评价他:李渔是一位身兼作家、诗人、色鬼、酒徒、剧团老板与园艺家的人;是一位写了大量优秀剧本,又写了色情小说《肉蒲团》的人;是一位品琴、赏花、选美、化妆、烹饪、听歌、演戏,甚至在传统养生之道、性贿赂的妙用上都有一套的人;是一位一生占尽艳福,却又身骨硬朗,欲老欲健,一直活到了七十岁的老人。
有褒有贬,难道不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吗?这世上有没有真君子?没有!我从来认为,凡夫俗子加上性情中人,乃是一个率真的君子。
玩世不恭与游戏人生,是他为人、为文的基调,在异族入侵华夏大地之际,他这样做也算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关键是,他守住了文人的气节,没有出来做清朝的官儿。
不管怎样,李渔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文化地位与美学价值也愈见高涨。
【贰:现实主义戏剧家李玉】
很巧的是,也是在明末清初,还有一个非常了得的人,他叫李玉,出生在江苏吴县,也即今天的苏州,生卒年大约为公元1610-1671年。他与李渔是同时代人,也是天才的戏剧家,而且还是戏曲艺术专家。
李玉在戏剧界的名气,在当时可以说比李渔还要响亮。李渔是娱乐派,也叫江湖派。李玉却是职业派,也叫学院派。李玉虽然在苏州那个地方卖文为生,但妥妥地一枚专业大师。中国古典十大悲剧,李玉的作品占一席,即《清忠谱》;中国古典二十大悲剧,李玉的作品至少要占两席,除了《清忠谱》,还有《千钟禄》。从仅有的极为稀缺的史料来看,李玉的一生压抑、悲摧,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似乎没有李渔那种风花雪月,也没有李渔那种八面玲珑。据说家境贫寒,还做过明朝宰相申时行的佣人。他的艺术才华完全是自学成才。跟李渔相同的是他也不出来做清朝的官,全身心投入到戏剧创作中。他一共创作了《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千钟禄》《麒麟阁》《七国记》等18种剧本,以及《双龙口》《万民安》《长生像》《武当山》《罗天醮》5个失传剧本。其中,给他带来盛名的是“一笠庵四种曲”,即很有口碑的“一人永占”四部戏:《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加上《清忠谱》《千钟禄》,这六部戏奠定了他作为清代现实主义杰出悲剧艺术家的地位。
李玉的剧本不像李渔的剧作那样近乎游戏人生,他的戏大多是严肃的主题,有宏大的背景。描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事件或从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中提取素材。宣扬正义、鞭挞丑恶,以苦难打动人,以悲情感动人。其风格往往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李玉作为悲剧作家,我认为可以称得上是东方的埃斯库罗斯。
李玉还编撰有一部《北词广正谱》,这是一部戏曲专著,同时代诗人戏剧家吴梅村为之作序,高度评价该书为“*坛鼓吹,堪与汉文唐诗并传不朽”。另外李玉还与人合作编订了《寒山堂南曲谱》以及《南词新谱》。这些书对研究戏曲曲牌曲谱填词,以及研究戏曲发展史都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我曾经专门读过李玉的《千钟禄》,因为我一直在追寻建文帝的个人遭遇及流亡线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我写的《大明天子建文帝的悲凉人生及其失踪之谜》。李玉在《千钟禄》中写明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占领首都南京后,建文帝的窘态处境以及逃亡途中的艰险和凄凉。抒发了作者对明朝故国的怀念和对残暴的窃国者朱棣的不满,暗中影射对清廷统治集团的憎恨。这个戏写建文帝逃出京城,与翰林编修程济扮作一僧一道辗转千里隐居川东即重庆一带,而不是如正史所写的流亡海外或隐居云南,此观点正合我的考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