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上学,有次上《邹忌讽齐王纳谏》那篇课文,老师说一人一句先翻译,轮到我同桌的时候,刚好是“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这句。
同桌思考了很久,说:“他妻子说,你美啥?徐公也是你能提的??”
小k憋住没笑,戳戳他,悄悄说了一句“人家明明说的是你美多了,徐公都比不上你!!”
把文言文翻译的稀奇古怪的同桌,相信你也遇到过。害,要说最受伤害的,不是你我他,而是气得快吐血的语文老师!
今天就和小k一起唠唠那些让人又气又好笑的翻译吧!
有一年阅高一新生的卷子,其中有一句是“拜左拾遗”。
拜,应译为授予官职;左拾遗,是官职名,保留原词,不用翻译。这句简单翻译成,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即可。
可有个孩子,脑洞开得有点大,翻译成:他向左拜了拜,然后拾起地上的尸体。
一桌子语文老师乐得差点背过气。
小k寻思着,这“遗”怎么也不该翻译成“尸体”啊,这娃肯定是悬疑刑侦推理谜,考试都不忘让老师破案。
蒲松龄的《狼》中有这么一句话,屠以后断其股,亦毙之。
正常版的翻译是,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腿,也*死了这只狼。
一学生的翻译是,屠户从后面砍断了自己的大腿,也死了……
从后面砍断大腿,狠人就是狠,这也太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