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桌的鼓励下,张译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
其实,让张译向着舞台迈出第一步的是他另一个同桌郭娜。当时郭娜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当时学校组织文艺演出,她想让张译上台表演。
张译不想上台,便从学校撒丫子往家跑。郭娜也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孩子,她愣是追了张译两站地。
在逮到张译后,她将张译摁在路边的树上,抽了他4个大嘴巴子:“上不上,你自己看着办!”甩下这句话后,她扭头离开。
挨了打的张译直接哭出了声,不过最终,他还是上场表演了节目。
两个“娜”,一个给甜枣一个打巴掌,一起将张译把控的死死的。不过他们之间的故事才刚开始。
后来,当他们再相逢时,刘娜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研究生。郭娜则成为一家知名传媒公司的影业宣传总监。
当然这都是后话,不过,不得不说这两个“娜”都对张译的播音梦产生很大的影响。
品学兼优却成为待业青年为了自己的播音梦想,张译高中时,参加了两次北京广播学院的考试。
第一次是在高二的时候,张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专业考试,却因为当时他还没有毕业,没法参加高考,因此被刷了下去。
这次失败是在张译的预料之中的,他只是想试试水而已。大概摸清楚考试套路后,他便开始筹备自己的高考。
高考时,张译只填报了北广一个学校,这一次他没给自己留任何退路,但他实在是时运不济。
当年北广的录取发生了调整:整个东北只招收两人,这使得位居第三名的张译遗憾落榜。
落榜后的张译一直郁郁寡欢,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门。
父母将他的状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儿子振作,从没有去过北京的父亲直接坐飞机到北广招生办,请求招生老师的帮助。
但是,招生政策并不是一个老师能说的算的,张译的父亲空手而归。
就这样,张译的第一志愿落榜,而他又没有填报其他志愿,于是,他成为了一个待业青年。
当他从村委会工作人员手里双手接过那个“待业证”时,心里羞愧又难受。
17岁本就是心气儿高,自尊心强的年纪,再加上张译从小品学兼优,突然成了待业青年,这让他和父母家人一时都无法接受。
为了让孩子有学可上,父亲带他去哈尔滨话剧团面试,不过面试过程实在是差强人意。
在当时的张译看来,表演没有播音正统,所以当父亲强拉着他去面试时,他并没有将这看做一次机会。
面试现场,他很不配合,一直拉着一张脸。面试的老师评价他“长相就不是表演的料,演戏就是个死”。
听了这话,张译直接翻脸,扭头离开,只留父亲一人。在他看来,这些面试官看不上自己,自己也看不上他们这个话剧团。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就收到了话剧团的录取通知。原来,在他走后,父亲求了面试官很久,最终他们才同意让张译以自费生的身份进入话剧团。
自费生意味着比普通学生要多交3万块钱的学费,张译父亲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借遍了身边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终于凑够了3万块钱。
面对父母的良苦用心,张译只能进入话剧团学习自己看不上的表演。
进入剧团后,每一天学习的日子对于张译来说都是煎熬。他对表演毫不感兴趣,只想着赶紧毕业,但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进入剧院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