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透露一条独家消息:根据我们的大数据追踪结果显示,最近几个大型网店《左传》《战国策》卖得非常火爆,日销量持续暴涨。
您要说某店搞活动销量上去了这好理解,但是几个网店没搞活动还一起上量,确实难得。这究竟是怎么肥四呢?是寒假适合读历史,还是最近读者偏好春秋战国?本人还没有搞得很清楚。
不过,好书就该跟大家分享。下面就给大家说说《左传》和《战国策》究竟是两本什么样的书吧。
《左传》告诉你,历史的细节!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命名,就跟《春秋》和《战国策》这两部重要史书密切相关。
《春秋》一书,相传为孔子所编订,是一部以鲁国十二公纪年的编年史,记事非常简略,据说北宋时王安石将其讥讽为“断烂朝报”。相比于《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编著的《左传》就丰富多了。
《左传》之所以成为“传”,并不是因为它是历史传记。古人把解释经典的著作也称为“传”,比如《易传》就是解释《周易》的,《诗集传》就是解释《诗经》的。而《左传》之所以称为《左传》,就是因为它被视为解释《春秋》的著作。
《左传》(中华经典藏书)
例如《春秋》隐公元年记载了一件事,“郑伯克段于鄢”。短短六个字,却有丰富的意涵。比如这里的“段”(即共叔段)是“郑伯”(即郑庄公)的弟弟,那么为什么《春秋》没写成“郑伯克弟段于鄢”呢?《左传》解释说,是因为“段不弟”。啥意思呢?就是共叔段的作为不像个弟弟。《春秋》不称“弟段”,就是为了表示对共叔段的批评,这就是所谓“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左传》是一部经典解释著作。
不过,相比于《春秋》三传中的另外两种《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来说,《左传》在解释《春秋》时,不仅仅从字面上阐发《春秋》笔法,而是更多地通过史事的叙述来呈现丰富的历史细节。
《春秋公羊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春秋穀梁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比如,前面说到的“郑伯克段于鄢”这个事,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矛盾为什么会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呢?《左传》就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具体地讲述了郑庄公的妈妈武姜因为郑庄公出生时难产,受了惊吓,所以不喜欢郑庄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以及共叔段如何在武姜的帮助和郑庄公的蓄意纵容下图谋不轨,最终被击败的过程。
所以,《左传》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在《左传》中,你会读到许多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读来令人兴味无穷。
例如春秋时候有很多战争,《左传》中记载的战争故事也很多,其中有些行为会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比如楚庄王与晋国争霸的邲之战中,晋国士兵被打得大败而逃。逃跑途中,有晋国士兵的兵车被绊住了,无法前进,追击的楚国士兵并没有乘人之危,反而教他们怎么逃跑,晋国士兵逃脱后,还不忘回头跟楚军开玩笑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说,我们可不像贵国那么有逃跑经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