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你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你只是记不起来而已。”
的确,有相当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知道,但一时想不起来,这就是“舌尖现象”。
英语中的描述是:“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意思就是:就在舌尖上,但没有从嘴里出来。
例如,我们有时会说:“就是那个......叫什么来着......”。
舌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遗忘现象,如果对于其产生机制有所认知,我们就更有条件提高记忆力。
科学家们从1966年开始对舌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到目前为止,已产生至少三个解释理论。
第一个是阈值理论。
阈值理论认为,舌尖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想说词语在大脑中没有被完全激活,达不到被提取出来阈值,所以无法说出口。
做一个类比,就好像加热一锅水,虽然点着火,温度迅速提高,但只要达不到沸点,水就无法沸腾。
第二个是断裂理论。
断裂理论认为,之所以出现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在传递这个词语信息过程中出现断裂,缺少部分信息,进入一种“传递缺陷模式”。
做一个类比,就好像根据食谱做一道菜,虽然已经有了多种原料,但发现少了调味品等调味料,也就无法做出和食谱一致的菜。
第三个是竞争理论。
竞争理论认为,舌尖现象是大脑中信息竞争结果。在大脑中存储着与想说词语相近内容,这些内容会干扰我们说出想说的词语。
例如,我们想说的是“盥洗室”,但脑中也存储着“洗手间”、“卫生间”等相近词语。受干扰后,我们就说不出想说的话。
截止目前为止,各种解释理论都只能解释部分舌尖现象。舌尖现象完整机制还有待研究。
舌尖现象如果出现在关键时刻,影响显著。
例如,在会面、考试、谈判等关键情境出现舌尖现象,忘记人名、数据等重要信息时,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为预防舌尖现象,我们可以从其诱发因素着手应对。
例如,熟悉程度。
研究发现,较少在平时使用或者较新颖词语,更容易发生舌尖现象。
相对而言,“珠穆朗玛”、“宏观调控”等专有名词,会比其他类型词语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有实验数据显示,被报告发生“舌尖现象”词语中,专有名词占62%,其中12%是物体名词,23%是抽象名词。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词语使用频度、熟悉程度,会影响舌尖现象发生概率。越不熟悉,越容易发生。
例如,身心因素。
研究发现,舌尖现象发生与年龄有关。相比年轻人,年纪大的人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
有实验显示,年轻人平均每星期发生舌尖现象次数是0.98次,而年纪大的人的平均次数为1.65次。
类似的,情绪也会对舌尖现象产生影响。当人们处在压抑情绪时,舌尖现象发生概率比中性情绪状态高;越压抑,舌尖现象越不容易缓解。
诸如此类诱发因素提醒我们,当发生舌尖现象时不要紧张,越紧张越难想起来。事实上,舌尖现象不同于其它类型遗忘,有可能被我们回忆起来。
理解这一点,平复下情绪,让大脑放松下来,更容易回想起来。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过,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提取强度。
回忆不起来不等于遗忘,曾经记住也不等于能回忆。个中重要差别在于,是否经历过多次提取,是否为便于提取设置线索。
很多人都有出门有时忘带东西经历。
读友们知道,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出门要带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在记忆里,而且多数时候我们都记得,只是有时会忘记。
这种现象类似舌尖现象,可以考虑运用清单思维,用缩略语构建提取线索。
例如,如果你出门要求自己带上“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四样东西,可以构建缩略语“伸手要钱”来帮助自己提取。
每次出门,你都用这个线索进行提取,次数一多,培养成为习惯,无意识就能完成,就再也不会遗忘。
类似的,当我们在理解记忆特定信息或者知识时,就思考在未来使用情境中,自己会通过什么样线索来提取这些信息和知识,就可以有效减少舌尖现象。
每一次舌尖现象发生,或者其它类型遗忘发生,都是给我们的信号,表明特定信息或者知识提取产生障碍,需要复盘再次思考,以改良自己的提取线索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