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翻译,有独知之虑者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29 10:32:51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翻译,有独知之虑者翻译(1)

规箴 第十

【原文】

1.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①。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②之,即敕免罪。

【注释】

①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第五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上都有突出表现,历史影响极为深远而复杂。东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对汉武帝有过许多劝谏,留下许多传说。

②愍(mǐn):怜悯。

【翻译】

汉武帝的奶妈曾在外面犯了罪,武帝想要依法处置,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嘴巴说能争取得来的事,你想得救的话,等你临走时,只能不断回头望着皇帝,切忌开口说话。这样做的话,或许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奶妈进来向汉武帝辞别,东方朔也陪在皇帝一旁,奶妈就按照东方朔教的不断回头张望汉武帝。此时东方朔说:“你发什么傻!难道皇上还会记得你喂奶的恩情吗?”汉武帝虽然雄心壮志,生性坚忍,但也有着深情念旧的一面,于是对奶妈感到凄然怜悯,立即赦免了她的罪。

【点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是皇帝也有童年,也有一些柔软的回忆。民间流传有很多东方朔的故事,真真假假说不清。

【原文】

2.京房与汉元帝共论①,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②?所任何人?”答曰:“其人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注释】

①京房(前77—前37):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汉元帝时以孝廉为郎(皇帝的侍从官)。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前33),前49—前33年在位,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八位皇帝。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②幽、厉之君:周幽王、周厉王。周幽王荒淫,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死于犬戎之手;周厉王残暴,失去民心,被国人驱逐出境。

【翻译】

京房和汉元帝谈论时,顺势问元帝:“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会灭亡?他们所任用的都是什么人?”元帝回答:“他们用的人不忠。”京房又问:“明知不忠还要用,为何?”元帝说:“亡国之君,各以为臣子都是贤臣,怎么可能明知道他们不忠还会用啊!”京房于是跪地叩首,说:“就怕我们今天回看古人,会像后世之人看待今人一样。”

【点评】

汉元帝重用外戚和宦官,导致东汉朝廷日渐衰弱,最终陷入混乱,京房的劝谏昏君根本不听,最后还因为谗言*了京房。

【原文】

3.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翻译】

陈纪遭遇丧父,哭泣哀恸,形销骨立。他的母亲可怜他,趁他睡觉的时候偷偷拿了一条锦缎的被子给他盖上。时逢郭泰去陈家吊丧,结果看见陈纪竟然盖着锦缎被子,就说:“你是天下的俊杰,四方的楷模,怎么可以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还盖着锦缎的被子?孔子说:‘穿锦衣,吃米饭,你能安心吗?’我很不认可你这种做法!”说完拂袖而去。从此之后连续上百日都没有宾客上门来。

【点评】

陈纪挺冤枉的。郭泰简直是道德纪委,觉得陈纪不守孝道,估计就把这件事传出去了,导致很多人都不来。其实古代关于孝道和守丧等的很多规矩都有些苛刻,不近情理。

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翻译,有独知之虑者翻译(2)

【原文】

4.孙休①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返。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人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注释】

①孙休(235—264):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继位,后孙亮被废,孙休继位。

【翻译】

孙休爱好射野鸡,每当到了相应的时节,他就早晨出去射猎,到了傍晚才回来。群臣没有不进谏的,说:“这些都是小玩意儿,何必要沉迷其中?”孙休说:“虽然是小玩意儿,但是比与人相处直接耿介,所以我很喜欢。”

【点评】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策,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不过没几年他就暴毙而死,他死亡的真相恐怕没那么简单。

【原文】

5.孙皓问丞相陆凯①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注释】

①陆凯(198—269):字敬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后期重臣,丞相陆逊之侄、大司马陆抗族兄。官至左丞相。陆凯直言敢谏,由于他宗族强盛,孙皓不敢加诛于他。

【翻译】

孙皓问丞相陆凯说:“你们家族在朝廷上有多少人?”陆凯说:“两个丞相,五个侯爵,十几个将军。”孙皓说:“真兴旺啊!”陆凯说:“君主圣贤,臣子忠义,这是国家的兴旺;父母慈爱,子女孝顺,这是家庭的兴旺。如今政治荒废,民生凋敝,臣生怕国家朝夕覆灭,哪里还敢说什么兴旺啊!”

【点评】

这已经明显在说皇帝不行了,属于直谏。孙皓残暴无能,*害贤良,使得吴国越来越弱。

【原文】

6.何晏、邓飏令管辂①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飏曰:“此老生之常谈。”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难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唯馨’。《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注释】

①管辂(lù,209—256):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擅长《周易》,能占卦。

【翻译】

何晏、邓飏请管辂为他们算卦,说:“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位列三公?”卦象出来后,管辂引用古书的解释,深深告诫二人。邓飏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何晏说:“能够从事物变化中发现未来的预兆,是很难神奇的,古人也认为很难;交浅言深,如今之人认为很难。我们与您只有一面之交,您却把这两个难处都解决了,真可谓‘明德唯馨’。《诗经》也写:‘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点评】

不知道管辂具体说了什么,大致上应该是要谨言慎行、清廉正直之类的话。当时何晏、邓飏依附曹爽,是司马懿的政敌势力,后来两人都为司马懿所*,灭三族。

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翻译,有独知之虑者翻译(3)

【原文】

7.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帝虽悟,因笑曰:“公子醉邪?”

【翻译】

晋武帝司马炎一直不明白太子司马衷的愚蠢,一心一意想要传位给他。许多名臣也都直言进谏。晋武帝有一次坐在陵云台上,一旁有卫瓘陪侍。卫瓘就想对皇帝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假装喝醉跪在晋武帝面前,用手抚摩着武帝的坐床,说:“可惜了这座位啊!”武帝虽然听懂了,也只是笑笑说:“你喝醉了吗?”

【点评】

司马衷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白痴皇帝,把皇位传给这么一个痴儿,难怪卫瓘会说此座可惜。可惜最终还是让司马衷当了皇帝,导致西晋灭亡。

【原文】

8.王夷甫妇,郭泰宁女①,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自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②,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③,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小为之损。

【注释】

①王衍的妻子与晋惠帝皇后贾氏是表姐妹,她倚仗贾后的权势贪得无厌,王衍又没法管。郭泰宁:郭豫,字太宁(一作泰宁),西晋太原人。官至相国参军,知名于世,但早逝。

②李阳:字景祖,西晋高平(今山东巨野南)人。性好游侠,宾客多惧怕他,官幽州刺史。

③楼护:字君卿,西汉齐(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人,学习经传,议论、行动常依靠名节,甚为世人赞誉。官至天水太守。

【翻译】

王衍的妻子是郭豫的女儿,生性笨拙而又固执蛮横,聚敛钱财贪得无厌,还总是去干预他人的事。王衍为这个妻子感到很困扰,但又管不住。当时王衍有个同乡幽州刺史李阳,是京城闻名的大侠客,就像汉代的楼护那样,王衍的妻子郭氏对他很忌惮。王衍每次劝妻子,就说:“非但是我说你这样做不行,李阳也说你这么做不行。”郭氏听了才有所收敛。

【原文】

9.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翻译】

王衍一向崇尚玄理,总是厌恶他妻子的贪婪污浊。他的嘴里从来不说“钱”这个字。他妻子想试试看,就叫婢女用钱绕着床摆放,让他不能走路。王衍清晨起来后,看见一堆钱阻碍了自己的路,呼喊婢女道:“挪开这些东西!”

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翻译,有独知之虑者翻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