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古国印度,虽然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季风区,但是由于人口,河流走向,气候等因素造成了印度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特别是每年的夏季,中西部地区的气温常常超过50摄氏度,是名副其实的“烤炉”。在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下,蒸发量大大的增加,很容易发生旱灾(就在这段时间,很多媒体就报道印度的很多湖泊和河流严重干旱,水面缩减严重)。于是印度人民早在几百年前的英国殖民时期就开始在境内的恒河,印度河等主要河流上修建水利引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其中在印度的母亲河-恒河的中下游,有着一个长达数千公里且几乎平行于恒河下方的运河系统。这个系统叫做“恒河运河”。这条运河最早在在1842年开始建设,就像上文里说的,这条运河就是为了解决干旱问题修建的。
原来在运河修建之前,印度北方邦(恒河的下方)每隔几年就要发生旱灾,粮食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随之带来的就是发生大饥荒。由于当时的印度还处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之下,所以英国殖民者对难民提供了救济(政府只救济身体健康的人,而剩下的老弱病残却无法救济),这场大饥荒花费了英国殖民当局近一千万卢比,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在饥荒结束之后,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都认为,需要引恒河的水来修建一个完善的灌溉系统,降低未来发生旱灾的风险。
经过艰难的规划和测量,当局选取了印度西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北阿坎德邦哈德瓦县附近的恒河作为取水口(这个地方恒河刚从高原上下来,水量和水质都是上乘的)。这个工程在1842年开工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建设,这条“上恒河运河”终于在1854年部分建成使用。随着后期的不断扩建和补充,“下恒河运河”(恒河运河的下半部分)也顺利建成,时间到了20世纪初期,其总长度已经达到了6000多公里,而其最初建设的的时候才560公里左右,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扩大了10倍还多,纵贯了几乎整个印度中北部地区,灌溉了北方邦和北阿坎德邦等地近几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大规模的从恒河引水,这也使得恒河的水位下降,在上游地带失去了通航的能力)。
这些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老的运河,至今还在为印度的农业提供着充足的水源,真是一个农业发展历史上的超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