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童星的雏形与轮廓,在1949开国元年岁尾出现,还算有模有样。 《三毛流浪记》里的主角“三毛”王龙基时年九岁,和秀兰·邓波一样,都属龙,只是小一轮儿。大鼻头儿大眼睛,本身就自带足够喜感,全身上下的滑稽动作,更是被导演调教的“一丝不苟”,因而,释放了极强的表现力。
这部喜剧片,拍摄在旧社会结束几个月前,上映于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把原汁原味的大陆最后民国时光,做了一番最生动的夸张式、批判性记录,踩在了一个历史性的分界点。 著名学者、国内研究鲁迅文学的大拿,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童年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就是和年龄相仿的王龙基,一起参演了《三毛流浪记》。
钱教授演了一个和“三毛”形成鲜明阶层对比的富人家的“铁憨憨公子”,水光溜滑胖墩墩,撒欢起来美滋滋,撒泼起来哭唧唧。
进化和迭代:中国童星谁最强
以阶级斗争为纲,贯穿了红色文化非理性繁荣的假奔腾年代。 许多电影,需要“红色”托底的童星来诠释革命的个体故事、集体价值;需要孩子们的天真视角来阐述尖锐的意识形态。 当然这之中,除了斗地主老财的题目,不乏爱国主义教育为创作动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故事。 在此之前,温馨的少年电影也有过,《祖国的花朵》就很好,群像故事没有造就醒目突出的童星,倒是贡献了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
那是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今天回望,有一些以少年儿童为载体的表达方式,将永远不再会出现。
儿童团、小游击队、小红军、小八路是角色的统一范围:《红孩儿》、《鸡毛信》、《两个小八路》、《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是五零后、六零后的童星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