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及翻译,刘邦起事原文及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21 12:40:23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敬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及翻译,刘邦起事原文及翻译(1)

刘邦 图片来自网络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对群臣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朕,都按照真实的情况说一下,朕能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高起 、王陵回答说:“陛下慢待人而且骂人,项羽仁慈而且尊敬别人。然而,陛下让人攻取城池,所得的战利品,能够论功行赏,与大家共享利益;项羽嫉妒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不能论功行赏,攻取城池后,不愿意与人分享利益,这就是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啊!”

刘邦说:“你只知道一个原因,却不知道另一个原因。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决定千里以外战争的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送粮食的通路,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能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捉拿的原因。众位大臣听完之后,都心悦诚服。

朱元璋论得天下之道原文

上谓群臣曰:“智力虽足以取天下,而不足以得人心。朕每忆斯言,竞夕不寐。静观往事,无不皆然。朕当取天下之初,论智不如张士诚之狡,论力不如陈友谅之众,而朕一以诚心待物,未尝以诈力加人。然二人卒为吾所擒者,要之,智力有穷,惟至诚人自不能违耳”。群臣顿首称善。(选自《明太祖实录》)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及翻译,刘邦起事原文及翻译(2)

朱元璋 图片来自网络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皇上对众位大臣说:“谋略、兵力虽然能够取得天下,但是得不到人心。朕每次想起这段话,就晚上睡不着觉。冷静观察历史事件,都应验了这句话。朕当初打天下的时候,论谋略不如张士诚狡猾,论兵力不如陈友谅人多。然而朕一直以诚心待人接物,不曾对任何人欺骗耍诈。但是这两个人,之所以能被我擒拿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谋略、兵力有穷尽的时候,唯有诚心待人不可战胜。”众位大臣们一起跪拜,称陛下说的太对了。

最后总结一下

刘邦在谈论自己能得天下的原因时,把功劳都归功于几位大臣。张良的运筹帷幄,萧何的后勤保障,韩信的用兵如神,而自己只不过是用对了人;朱元璋谈论自己得天下的原因时,却只字不提其他人的功劳。他认为这都是自己诚心待人换来的。

这么一对比,朱元璋的格局比刘邦相差甚远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