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方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上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上面这段飘逸清新的文字是从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出 节选的。这个自由、安乐的桃花源,激起了无数人的向往,正如文中有的人听说之后立即动身前往寻找,但无功而返。一千多年来,有人指责这桃花源是不存在的“乌托邦”,“桃花源”究竟是纯 个属虚构,还是有 它真实的原型?
有人认为,湖南桃源县西南十五公里的水溪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里俯临沅水,背倚青山,景色绮丽,松竹垂阴,风光美丽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唐代人开始在此建造寺观,宋代更加兴盛,并建造了渔人遇仙的“延请楼”。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重修了“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观、祠、亭、洲,诸如“桃花观”、“集贤祠”、“蹑风亭”、"探月乎、"水源”、“缆船洲”等。
但是,刘自齐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那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图景,并非作者的凭空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
据《苗族简史》,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开始了“铁犁牛耕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创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质条件。但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所能提供的剩余产品极少,因此,还产生不了突出的富户和显贵人物”,呈现出了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社会现象。如此世外仙境一般的苗家社会,初当作“异闻”传播。除了陶渊明有所闻,并见之于他的诗篇外,还有一个东晋文人刘敬叔也在他的《异苑》中记述道:“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这简直是又一个“桃花源”,所不同的是一位是渔家,一位是猎户罢了。其他如武陵地区苗族人民素有对桃树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鸡作食”的习俗等等,都能说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指武陵地区的苗家社会。除了桃源县或苗家寨,被大诗人陶渊明选作《桃花源诗并记》原型的现实境界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
古代海州即今连云港市地区有两个武陵的地名:一个是载入《魏书》的“武陵郡”,故城遗迹犹存,在今赣榆县沙河城子村;一个是云台山脉的宿城山西麓,至今保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清咸丰元年以前,这里一直地处五羊湖的东岸,由水路顺山麓向南,直至海边山尽处,有一小径通往宿城山凹。
虽然后人努力寻找和猜测,但桃花源记的原型到底在哪里?恐怕只有陶渊明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