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剧目都有哪些,评剧有哪些著名的曲目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02 01:18:57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再次中兴,蓬勃发展,特别是1955年中国评剧院建院后,在筱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马泰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的努力下,将评剧抬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在评剧旦角中有六大旦角流派之说,即白派、新派、鲜派、韩派、花派、筱派。尤其是“白派”、“新派”,通过筱白玉霜、新凤霞的不懈努力,成为评剧舞台上的两大著名流派。

白派:在白玉霜的不懈努力下,评剧“白派”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筱白玉霜排演了《秦香莲》、《朱痕记》、《桃花扇》、《珍珠衫》、《杜十娘》、《王少安赶船》、《马寡妇开店》、《包公三勘蝴蝶梦》等多部现代戏的排演。评剧《秦香莲》是筱白玉霜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评剧剧目都有哪些,评剧有哪些著名的曲目(1)

筱白玉霜音色纯正,音域宽广,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韵味醇厚、朴素大方。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
1967年12月21日,由于“四人帮”的迫害,筱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 ,身后并无子女,其传人有刘萍、王冠丽等。
新派: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艺术生涯比筱白玉霜略晚一些,但由她开创的清新俏丽的“新派”艺术,迅速在评剧舞台上蔓延开来,由她主演的《刘巧儿》、《花为媒》先后被拍摄为戏曲艺术片。

评剧剧目都有哪些,评剧有哪些著名的曲目(2)

1962年由中国评剧院首演的《杨三姐告状》,新凤霞扮演的女主角杨三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凤霞通过精湛的表演,将农村少女杨三姐的智慧、胆量和顽强的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的杨三姐有着很多段精彩唱腔,华丽婉转的“新派”艺术,更是赋予了这些唱段独特的韵味,如杨三姐出场时劝慰杨母的一段“劝母亲休要把心担”俏丽流畅,唱出了杨三姐的天真无邪、乖巧懂事;后面的“一见哥哥上锁条”一段唱得高亢激越,唱出了杨三姐告状屡屡受挫后的悲愤与无助;再比如“尊厅长休要怒气发”这一段唱,更是流畅婉转,脍炙人口,将杨三姐心直口快、机智聪明的性格特点彰显出来。

新派唱腔清新玲珑,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新凤霞本身是一个女高音,又练出了圆润纯净的中低音,达到了旋律华美、音域宽广、运腔自如的境界,被誉为“抒情女高音”。
代表剧目: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乾坤带》、《三看御妹》、《春香传》、《无双传》《小二黑结婚》、《凤还巢》等。
其传人有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玲、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罗慧琴等。

鲜派:评剧表演艺术家鲜灵霞,是刘翠霞之后天津大口落子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建国后天津评剧界的一杆大旗。鲜灵霞成名早,威望高,同时代的评剧名家都对她对推崇备至,敬爱有加。

鲜灵霞的嗓音高亢响亮,音域宽广,清脆响亮,横竖兼备,音韵醇厚,扮相光彩照人 。她在唱腔上花了大量的功夫,她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自然洒脱、高亢激越,朴实豪放,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 。鲜灵霞的代表作都是以悲戚的唱腔让世人皆知,《杜十娘》是她的代表作,以反调见长的鲜灵霞是最好的诠释者。

评剧剧目都有哪些,评剧有哪些著名的曲目(3)

鲜灵霞

其传人有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韩派:韩少云是评剧韩派创始人,1952年她主演的《小女婿》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表演一等奖,因唱腔新颖、自然而享誉全国,《小女婿》是“韩派”评剧艺术的标志性作品,70年来,久演不衰。“小河流水,还是哗啦啦地响……”这一唱段是评剧戏迷耳熟能详的经典。

评剧剧目都有哪些,评剧有哪些著名的曲目(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