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华
28个精彩纷呈的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70余件珍贵文物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总台春晚前夕端出的“文化盛宴”,《古韵新声》春节营造了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年氛围,带领观众探寻文物世界中的独特春节,也唤起着全世界华人浓浓的家国情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大篇章迎新年,文物世界话“新愿”
癸卯兔年如期而至,“一物一曲”奏响了祈福纳吉、辞旧迎新、阖家团聚与山河同庆四大篇章,传递出中华传统节日农历新春的文化底蕴与魅力,《古韵新声》春节创新采用文物“自述”的形式开启篇章,由主持人尼格买提、张舒越、朱广权、任鲁豫等配音,以“文物展演 文化访谈 古风乐舞”的表现形式,在“思想 艺术 技术”的交融中凸显中华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清代“大吉”掐丝珐琅葫芦瓶灵动“自我介绍”中,《古韵新声》春节开启了“祈福纳吉”篇章。在这一篇章,清代郭修文的《福》字碑传递了笔不断,福气也不断的美好寓意;带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亿万人增亿万寿,泰平岁值泰平春”“向阳之地春先到,积善之家庆有余”等美好愿景的春联,更是将新年的美好愿景带给了全国观众;南宋纨扇画中的几十个形态各异的孩子,有的爬树、有的放风筝、有的玩游戏……扇画所寓意的多子多福、儿孙安康也正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爆竹声中,剪纸艺术窗花开启了“辞旧迎新”第二篇章,《岁朝图》里更是蕴含着绵延千年的“新春密码”——花瓶寓意平安、灵芝寓意长寿吉祥、红萝卜则与“咬春”的风俗呼应等。在“阖家团聚”的第三篇章里,《唐人宫乐图》里的十二位仕女围坐在桌案前,有的吹奏弹琴,有的摇扇听乐,有的开怀畅饮,与春节喜庆氛围遥相呼应,“战国彩绘乐舞陶俑”“陶绕襟衣舞俑”“唐代乐舞俑”的亮相更是让节目传递的欢乐祥和感“更上一层楼”。在第四篇章“山河同庆”里,《宪宗元宵行乐图》表现的是元宵节热闹庆贺的场面,赏花灯、放爆竹、买年货、看大戏等内容丰富;瑞兽博局纹镜上面的铭文记录了2000多年前人们对家国的美好祝福,“中国大宁,子孙益昌”八个字更是寄托了国家安宁、子孙昌盛的祝愿等。
70余件宝贵的文物跨越时间长河,跃然在电视荧屏上,既表征着古人至高无上的精神世界,也承载了绵延至今人们的新年“新愿”。唐彩绘陶十二生肖兔俑,像兔子般灵敏聪慧、活力满满,为中国百姓开启癸卯兔年新篇章。唐人京畿瑞雪图纨扇面和清九九消寒图,用“瑞雪兆丰年”“数九”和“画九”,在漫长冬日怀抱着消寒迎春的梦。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也被誉为“中华瓷王”,瓶身包含着多种吉祥寓意的图案,堪称“新春吉祥话大词典”,让当代人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诚挚祈盼。距今1400多年的北朝剪纸,其团花纹造型寓意着团圆美满。龙和凤作为中国古老的祥瑞图腾,在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中,游龙挺胸翘尾,凤鸟回头凝望,完美诠释了龙凤呈祥和谐圆满……这些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而言的美好的祈愿,不也正是当下每个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新年“新愿”。
古风乐舞添新彩,热热闹闹庆新春
除了重磅的文物展演外,古风乐舞也是《古韵新声》春节的一大亮点,此外,节目中还融合了杂技、武术、器乐演奏等形式,在百般花样的节目中体会春节文化之美。开场曲《春归令》唱响,节目在悠扬的歌声中缓缓开场,随后多首原创曲目在节目中首次亮相;精心编排的古风舞蹈节目赏心悦目,舞动了中国人世代传承的力与美、舞出了中国人接续绵延的精气神。
歌舞表演中还融入许多文物和古代春节节俗,如歌曲《星辰如约》让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图碑刻(拓片)与中国空间站古今隔空相望,演绎出古人对浩瀚星空的无尽展望;舞蹈《龙凤仪》用节奏律动对中华文明的图腾符号“龙”与“凤”进行精神气质的提炼和升华;器乐演奏《宫乐会茗》真实还原唐代宫廷宴乐场景,穿插茶艺师展示唐代煎茶技艺;实景表演《群艺行乐》再现明代春节时百姓齐聚共观百戏的热闹场景。
科技为观众带来别样的春节文化体验和感染力,《古韵新声》春节采用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让观众置身于AR技术和地屏营造的“真实”情景中,结合现场春节节俗或春节仪式庆典等特有道具,配合大屏的新年场景元素及意象化文字场景,展现中国农历春节蕴含的祈福纳吉、辞旧迎新、阖家团聚、山河同庆之美好寓意。如歌曲《春意福盈》将“古籍里的春联”通过技术手段意象化处理呈现,展现了春联中蕴含的迎祥纳福的美好寓意,让整台晚会既有浓浓传统文化气息,又带着时代的律动,实现了科技美与文化美的和谐相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春节,是观察传统与现代的一扇窗。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春节聚焦赓续千年文脉的文物世界,探寻文物里的中国智慧,全景式展现春节文化习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把握时机,为观众营造了春节仪式感,唤起家国情怀、凝聚了国人共识、唤起了华人观众浓浓的思乡之情,体现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命和责任担当。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