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芈月传》将义渠戎国这个陌生的名字带到了我们的视线中,影视剧中的义渠王英勇神武,粗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对爱情矢志不渝,对家国民族大情大仁的赤子之心。而我们不禁要问,剧中辽阔壮丽的塞上草原,锦衣花环的歃血为盟,尔虞我诈的部族争斗,风云诡谲的朝堂风云,是不是真正地存在历史中呢?历史上的义渠王是何许人也,历史上的义渠戎国又身在何处?
据考证,义渠戎国就位于庆阳宁县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接子午岭,南临泾河与陕西省相邻,县城沟壑交错,马莲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孕育了一方淳朴的西北人民。
一、义渠国在哪?
义渠戎,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一支,周文王末年建立国家。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周围彭卢、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修建城池25座,派兵驻守。秦昭王时国灭。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早在商王朝,武乙三十年“伐义渠,而获其君以归。”随后,义渠内迁,逐渐占据了陇东地区。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人口便大量增加,变得强大起来。西周末年,义渠趁周室内乱,脱离了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随即出兵吞并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到了春秋时,义渠已成大国。《后汉书·西羌传》说:“……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义渠戎国领域包括今甘肃陇东、陕西北部、宁夏以及内蒙河套以南地区。义渠是秦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前后与强秦抗衡长达一百七十多年。
义渠国距今三千多年了,很多建筑痕迹,已经被历史的尘沙掩埋。然而,站在宁县发现的古城遗址上,仍然能大体辨出义渠建立都城建制的轮廓,义渠古国交通极为方便,可乘船只在关中与塞北之间畅通无阻。管子曾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也。”义渠古国遗址背靠高山三面临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与古代建城的要求非常吻合。
关于义渠戎国的国都,历代史志都说是在宁州西北。但在宁州西北何处?则说法不同。《庆阳府志》说:“在宁州西北五十里。”而《甘肃新通志》、新编《宁县志》等则说“在宁州西一里庙嘴坪”。近几年,说法更多。一说在今宁县焦村乡西沟村;一说在今庆城县;一说在宁县瓦斜乡;一说在西峰附近;又有人据1958年合水县固城乡出土一“古义渠”三字的界石,说在固城乡的古城。
庙咀坪遗址,庙咀坪位于马莲河、城北河、九龙河三水相汇之处,交通方便,古时为关中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周围有董志塬、南义塬、春荣塬、早胜塬,土地平坦肥沃。庙咀坪古城址南北长约330步,北部宽130步,南部宽50步,总面积约120余亩。《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宁州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戎国。”《大清一统志》宁州条也指出“义渠古城在州西北”。《庆阳府志》明确记载:“义渠古城在州西北六十里”。唐与清代的宁州即今天的宁县县城,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义渠国都的具体位置应在今宁县西北二华里的庙咀坪。
焦村西沟遗址,该遗址位于董志塬南部,北距西峰区30公里,东南距宁县城25公里,南距泾河川35公里,属宁县焦村乡西沟和森王两个村所辖。遗址东西宽1000米,南北长1500米,面积为150万平方米,遍地为秦砖汉瓦,当地群众称此为“瓦渣渠”。
据考证,庆阳地区是义渠戎国活动的中心地带,义渠戎国的国都也许就是这些遗址中的一个,至于义渠戎国的国都究竟是哪一座,这只能期待更进一步的文物考古证据了。我觉得这些遗址应该都是义渠戎国修筑的城池,没有什么国都之说。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义渠戎国的社会形态正处于向早期国家转化的时期。
二、历史中的义渠
义渠国所在的宁县,早在夏商时期就隶属雍州,乃是周族发祥之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诗经•大雅•生民》以四言诗歌形式记述了周人始祖后稷从诞生到发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史料记载,周人在宁县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历代生生不息,直到诞生了强大的对手——义渠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