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东太平村位于现在的鞍山路以北、人民路以东、鞍山一路以西的一片坡地上。村子的西南角与海泊桥相邻,地势较为平坦,又地处鞍山路、人民路与海泊桥的交汇处,商店林立,是这一带较为繁华的地方。村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高,顺坡整齐地布满了居民宅院。
东太平村所处的地方,很早以前是一片树林和庄稼地,并没有村庄。自1897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后,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青岛的工商业也逐渐发展了起来。当时海泊河被辟为青岛的“水源地”,海泊桥就是市区与市郊的分界和通道。随着市区的发展,周围县城的农民便相继来到了青岛谋生。他们看好了这块既紧靠市区、地价较低,又可过半工半农生活的地方,开始在这里买地盖房,一边居住,一边做工或从事一些为市区居民服务的行当。最早在这居住的大多是平度、高密、胶州一带的人,后来一些潍坊、昌邑一带的人到村里建房开了织布的作坊,河北人开了一些翻砂铸造等作坊,使落户村里的各地居民逐渐多了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移民新村。
因村里的居民来自各地,大家相邻而居,和睦相处,都祈盼过上太太平平的日子,便把村子起名为“太平村”。后因小阳路(现人民路)的扩建,把村子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小阳路以东部分便定名“东太平村”。这段建村的历史,曾有一块立在村中大街与小阳路交汇处的石碑作了记述。后来,因石碑上刻有解放前逃往台湾地区和解放后被押的几位村长的名字,该碑便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被折除了。
东太平村并没有自己的村地,村民们也不以种地为生。村里除了有几处织布和铁工小作坊外,大多数居民都以到工厂或商店里做工为生,还有一些居民做一些小买卖或从事一些为市区居民服务的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太平村村民填平污水沟。(源自青岛档案馆)
解放前,村里曾有两处牲畜屠宰加工点较为有名,他们加工的肉制品是市区饭店或肉铺的常年定货。两个加工点都在靠近村中大街的地方,东边的一处以屠宰加工猪羊肉为主,村里人都叫它“东锅”;西边的一处以屠宰加工牛肉为主,大家都叫它“西锅”。两个屠宰加工点每天一大早便要把加工好的肉制品由伙计们用自行车送到市区的客户那里。村民们也经常到他们那里买点便宜的下货、脂渣一类的吃。那时村里还有几户人家养着奶牛,每天把挤出的鲜奶送往市里。
由于村里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富裕程度、盖房时间和用途不同,使村里房子的式样也有些不同。大街以北的大多数房子是胶东农村的样式,每户以正房加厢房构成一个院子,院子和院子前后相接,形成整齐的一排排宅院,宅院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又窄又长的胡同。村里的那条东西大街,把胡同贯穿起来,使宅院显得纵横有序。
大街南边因作坊较多,房屋建得就不那么整齐了。进了村子,从房子盖得好坏,院落的大小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家境好坏,村里散落的几座小楼和高墙大院,那便是几户有钱人家的宅院。
正因为村子里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地区,也带来了不同的民俗民风。特别是到了春节,一些居民迎送年的时间和规矩都略有不同,各家摆供的情景也有所不同。有的在家里正间房靠北面南地摆上供桌,桌上摆着桃枝烛台和供品,墙上挂着“祝子”或财神,桌前地上放一个用来磕头用的蒲团,完全是胶东农村过年的样子。有的家里则不那么讲究,很随意地在桌子上摆上老一辈的牌位,简单摆点糖果点心,在一个用茶碗做成的临时“香炉”里焚上几缕香也就算是摆供祭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