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崔兰田▲▲▲
《蓝桥会》剧照 | 崔兰田(右)饰贾玉珍
生平介绍
1926年出生于山东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贫寒。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初攻须生,后改旦角,为“十八兰”中的佼佼者。
人物成就
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豫剧“五大名旦”之一。
马金凤 1922年生
人物生平
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6岁跟父亲崔合利学唱河北梆子。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名演员马双枝为师,改唱豫剧。9岁时曾被卖入开封卢殿元戏班,更名为卢金凤。被赎出后随继父姓,改名为马金凤。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 ,后转为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
经70年的舞台实践和不断革新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帅旦”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这三出戏全部拍成了电影。剧中主要唱段,以及《杨八姐游春》、《十二寡妇征西》等剧中的唱段多次灌制唱片和录制盒式磁带发行。
人物成就
曾多次进北京和中南海为党和国家*演出,被当代誉为“洛阳牡丹”,并享誉海内外,公认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
阎立品 (1922—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