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亡人数数据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它是国人共通的记忆与情感。
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广为人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遍布四方。
它也是战争片的最大题材之一,被搬上银幕数十次。
早期的《上甘岭》《英雄儿女》,今日的《金刚川》《长津湖》,一部比一部爆。
《狙击手》跟它们有相似之处。
比如要对演员进行艰苦训练。
几十名二十岁左右的“战士”,全封闭三个月以上。
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端枪、打枪,埋伏、卧倒,力求真军人质感。
枪点、炸点多且密集,受伤风险不小。
比如所用的雪景都是自然雪。
拍一个写实性的一个战争
等不到雪就不能拍
全部做假雪,还不如不拍
但《狙击手》又不同。
与很多标准战争片相比,《狙击手》做了减法。
没有花很多笔墨在战前筹备、战术布局或者战略辩论,没有把战线的时间和空间拉长。
也没有宏大的全局视角。
如同张艺谋所说,“狙击手的故事,最局部反倒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