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研究四十年》
王道成 著
ISBN:978-7-300-28184-1
拨开重重迷雾 · 还原历史真相
文 | 王道成
关于圆明园,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
"
清王朝修建圆明园,用了150年,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耗尽国库的存银,导致国势衰落。
"
最先讲这个话的是谁,现已无从查考。但是,这样说的人很多。说的人多了,人们也就信以为真了。
这样的传言真的可信吗?
答曰:否。
我们今天讲的圆明园,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座园林。三园之中,最重要的是圆明园。它面积最大、建筑最多、水平也最高。
乾隆在《圆明园后记》中说:“(圆明园)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正是指三圆中的圆明园。从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看,圆明园的兴建,经历了三个时期。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将畅春园北一里许地名华家屯的一块土地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同年十一月十一日,胤禛邀请康熙到该园游宴。这一事实说明,这座园林已经建成了。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为之亲题园额:圆明园。因为康熙的畅春园,占地面积800余亩,作为皇子赐园的圆明园,不可能超过康熙“避喧听政”的御园畅春园。有人认为,它的面积600余亩,我认为是可信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病逝,胤禛继位,这就是雍正帝。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在圆明园原有“亭台邱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侍值诸臣有视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全园面积增至3000余亩。同年八月二十七日,雍正驻跸圆明园,并发布上谕:“朕在圆明园与在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从此,圆明园成为清朝五代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
乾隆即位的时候,清王朝已经建立将近一百年。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特别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乾隆的大兴土木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乾隆认为:“泉货本流通之物,财散民聚,圣训甚明,与其聚之于上,毋宁散之于下。”他以“物给价,工给值”的方式,将国库的存银散到民间。
从乾隆三年(1738年)开始,乾隆就在圆明园大兴土木,调整园林景观,并增建若干建筑组群以丰富园景。乾隆九年(1744年),建成圆明园四十景。命宫廷画师唐岱、沈源绘制成图,乾隆逐一题咏,命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按照左图右书的传统,装裱成上下两册,题名《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前面谈到的《圆明园后记》,也是在这时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