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还是投降
战斗进行到夜里2时许,徐放怕美军坚持到天亮还不投降,等到美军飞机一来,消灭这伙美军的难度势必增大。徐放就让那个“参赞”和黑人俘虏再去喊话,通过喊话,又有些美军零零散散地跑过来投降,但大部队还在坚持。美国部队的战斗素养较高,极为服从命令。
当黑人俘虏不停地喊叫时,美军派出四个代表来到山上。徐放就跟他们讲了五点:第一,你们只要过来,放下武器,你们个人的东西,我们保证不要,你们可以自己保留,包括你们的钱财、私人物品;第二,你们的生活待遇,跟志愿军一样,我们吃什么,你们吃什么;第三,允许你们跟家里人通信;第四,你们仍然可以集中住在一起,我们给你们提供住的地方,可以不跟我们部队住一起;第五,你们只有等到战争结束才能回去。
来谈判那四个人都表示,别的都不要紧,就是希望能早些回家。徐放想了想,回答说:“你们回家不回家要经过我们中央,我们不能答复,你们其他几个条件可以考虑,有病的帮助看病,我们有人如果有病的话也请你们帮我们看病,回家的问题现在看肯定不行。”那几个谈判代表就说:“请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需要请示我们长官。”他们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想回家,而徐放唯一不能答应的就是这个条件。
徐放又派了志愿军代表跟着他们去到美军的阵地上,美军指挥官是个中校,已经负了伤,就在山脚下临时搭的一个木头房子里。几个人就请示他,志愿军谈判人员就把情况向他讲明,说我们同意你们养病,同意其他条件,至于回家,需要经过中共中央批准。德赖斯代尔此时的伤势流血不止,眼看着自己部队确实已经筋疲力尽,如果再打下去肯定要全军覆没,于是他只好决定宣布投
这次共俘虏一名中校、两名少校,士兵240人。本来还可能多一点,但在双方正在谈判的时候,有一批韩国俘虏偷偷跑掉了,大概100多人。志愿军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美军部队里有韩国人,他们丢掉武器就跑。至此,战斗宣告胜利结束,共俘虏美军240人,大部分是美国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土耳其人。但徐放并不知道,他们歼灭和俘获的这些人,是美军派出的一支很有名的部队,叫德赖斯代尔特遣队,而德赖斯代尔本人两次负伤后都侥幸逃脱。
此战打得干净利落,迫使敌特遣队主动放下武器,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听说大喜,马上就来到了战场。因为宋时轮觉得不可思议,58师一个主力师打下碣隅里都打不下来,一个58师打美军一个营都吃力,而此次60师打掉美军一个坦克特遣队,怎么想都是不可能。以宋时轮的经验,以志愿军的作战原则,没有四五倍的兵力优势,是不能消灭美军的,而且打仗的时候,开始不能把兵力都摆上去,开始拿两个团,再加上一个团,而把美军包围住容易,可美军有坦克,到了白天就能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突围而走,结果我们部队也没有办法,部队伤亡很大。
此次歼灭美军有坦克、有火炮还有飞机助阵的一个特遣支队,还俘虏了很多美军,宋时轮开始并不相信,可亲自清点后,确实是真实的战果。他一看是真的,马上就下了通报,通报表扬20军60师179团。战斗主要是179团打的,并上报志愿军总部。用宋时轮的话说,像美军这样的部队,我们起码要五倍于敌才能歼灭,但179团几乎是一对一地歼灭了这个美军特遣队。
179团打掉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参加战斗的约有500人,而美军特遣队也损失大约500人,还有大量坦克、火炮和汽车。179团这次胜仗仅仅是朝鲜战争的一个局部,是个特例,而成建制地消灭美国陆战1师是没有条件的。不过,如果宋时轮将最先过江的26军早些投入长津湖战场,就极有可能将美陆战1师全歼。但26军过江后便停止不前,驻扎在鸭绿江边,担负战役预备队任务,结果距离战场过远,不能有效支持20军和27军的战斗。当58师打下碣隅里的时候,宋时轮明知没有把握,但仍没有使用26军。而当59师、60师切断了美军退路,将美军陆战1师合围在下碣隅里的时候,美军全线大乱,疯狂突围。而此时如果有一支生力军投入战斗,突围的美军很难逃出包围圈。当时有志愿军的高级首长就批评宋时轮说,你为什么不把部队主力全部投进去?这时候才把26军拿上去,美军陆战1师早逃了。担负阻击任务的59师兵力过少,很难堵住美陆战1师的突围,结果59师参谋长和一个团政委牺牲;而60师的阻击更加艰难,他们已经冻伤了四五千人,就在冰天雪地里与钢铁优势的美军激战。战斗持续一周后,连宋时轮对60师都没有任何要求,他只是说你们打得不错。60师坚持到最后,不得已将师预备队180团拉上去堵击美军,180团加入战斗后,仍然还穿着华东的薄棉衣。
部队除了伤亡大量的士兵,高级干部也牺牲数人。美军突围的时候,被58师堵住,结果美国飞机拼命轰炸,58师参谋长就在轰炸中牺牲了,还有一个团长也牺牲在下碣隅里。而徐放所在的60师高级干部也有伤亡,180团团长牺牲,参谋长负伤。阻击美军的部队牺牲最多,都牺牲在壕沟里。60师剩下不到一个团,其他的不是牺牲,就是冻伤,而此刻陆战1师正在没命地往外逃,沿途遭到20军和27军部队的顽强阻击,可美军依靠机械化优势,加上志愿军已经被冻得无力再战,导致美军的逃跑较为顺利。围歼都不能把装备极好的美军全歼,阻击就更加困难。当美军逃出包围圈后,志愿军又在后面追击,可战士们都饿着肚子,穿着单衣,根本没有体力,无法追上机械化的美军。
徐放一直率领60师在前面打阻击,并没有参加围攻下碣隅里的战斗,全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切断公路,阻击美军,既阻止美军南退,又要堵住美军北援,战斗非常惨烈,一点不亚于战斗最激烈的下碣隅里。
徐放的亲弟弟也在阻击战中牺牲了。他弟弟原来在后勤工作,经常去爬山找粮食,与战斗人员相比,他们后勤人员应该是战场上最为忙碌的人。
因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能力无法与美军相比,运输补给线屡屡被炸断,所有后勤人员都要给部队送粮食送弹药,别人休息,他们还在紧张地忙碌。徐放的弟弟一直跟着后勤部队行动,战斗部队追击美军,他们就追着自己的战斗部队,随时进行保障。当战斗部队停止追击时,他们却不能停止,继续筹备弹药食粮。连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徐放的弟弟和几个后勤分队的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睡着了,而其他人都到山上找山洞宿营。天亮的时候,美国飞机发现路边有志愿军,便投弹轰炸,徐放的弟弟当时并没有死,只是负了轻伤。此时徐放正在山上指挥阻击战,听说弟弟被飞机炸伤了,就下山来看,还见到了弟弟一面。他弟弟还朝着哥哥挤鼓着眼说:“哥,你在指挥部不要管我,我没有问题,你全心指挥部队打仗吧。”可是紧张的战时条件,糟糕的后勤保障,部队没有医院,只是在山洞里开设一个卫生队,徐放的弟弟就在山洞里接受治疗。后来军情紧急,徐放一直忙于指挥作战,就没再打听弟弟的事。
一直到60师追击到兴南,把美军陆战1师追到了海上,徐放才派了一个人,嘱咐说:“你去后方看看我弟弟怎么样。”当时战斗条件极其艰苦,团级以下干部受伤一般都不送国内,徐放的弟弟作为一名普通战士负伤后更是无法送回国内医治。结果那个参谋回来报告说,他已经牺牲了,是冻死在山洞里头的。徐放没有落泪,他对过来劝慰的人只说了一句:“冻死的也不是他一个人……”
徐放说的是实话,当时178团副参谋长和一个参谋都冻死在那个山洞里。他们受了伤,流着血,没有药,没有医疗设备,肚子里没食物,没有厚棉衣御寒,可以说什么也没有。医生护士也很困难,他们也没有棉衣棉被,他们把仅有的衣被都让给伤员了,实在冷了就几个人搂在一起互相取暖,只能任由伤员被活活冻死。徐放没有埋怨什么,弟弟能够为国牺牲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他清楚,这辈子怕是没脸再去见父母了。
果不其然,徐放的家里一直对他耿耿于怀,埋怨特别大,都说他在那里当个大官还不把弟弟保护好。战后徐放回国时就跟他们说:“这个不是我保护的问题,第一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原来叫他留下来,他不愿意留在国内,他要参加抗美援朝;其二,他在朝鲜负伤以后,我还要管打仗,我不能只管他。”
当弟弟牺牲后,徐放向负责善后的同志交代,其他牺牲的烈士怎么办,我的弟弟也要怎么办,不能搞半点特殊。我弟弟是为国牺牲,别人也是为国牺牲,都是真正光荣的事情,不能埋怨什么,我徐放也救不了他。
当然,跟大部分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一样,徐放弟弟的遗体也没有运回国内。按当时的规定,除了团以上干部,其他人的遗体都没有条件运回国内。徐放弟弟的遗体跟20军所有在黄草岭牺牲的干部、战士一样都埋在朝鲜黄草岭。后来在部队南下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小干部,包括20军的后勤部长,还有20军牺牲的高级首长的尸体都送不回来。
所以,徐放最后跟父母、亲人讲:“*的儿子毛岸英不也埋在朝鲜了吗?青山处处埋忠骨,军人死在战场是一件最自豪的事。”
(三)撤向古土里
12月5日中午开始,下碣隅里美军突围进入倒计时:陆战5团所属的三个营和配属的陆战1团第3营全部进入环形防御圈的一线阵地,其中的陆战5团2营进入东丘西侧高地,准备次日凌晨对东丘的攻击。陆战7团也加紧进行战前准备。从晚上直至6日天明,下碣隅里的美军炮兵对下碣隅里至古土里公路两侧进行了彻夜不停的炮击,一方面是为突围战斗做准备,一方面则是为了将炮弹全部打光以减少行军的负担。
6日凌晨4时30分,陆战7团1营借助浓雾掩护,偷袭了岛内里西南的高地,迅速肃清了高地上志愿军约一个排的守军,为突围行动夺取了出发阵地。6时许,7团2营沿公路,7团1营为右翼,陆军暂编营为左翼,三个营齐头并进向古土里推进,曾坚守德洞山口的2营F连担任先锋,不过巴伯上尉已经因伤后送,此时由韦尔·阿比尔中尉代理连长。
F连刚离开下碣隅里阵地50米,就遭到了志愿军的射击,好在距离下碣隅里不远,F连一面将伤员送回下碣隅里(再由运输机后送),一面继续前进。志愿军稍事阻击便将最前面的F连和坦克排放了过去,而对后面跟进的2营营部、D—E连和机炮连进行了更为猛烈的阻击。2营不得不组织F连和D—E连向志愿军据守的高地进行反击。但是此时雾气尚重,能见度很低,无法进行有效的航空支援,所以反击一时难以得手。一直到太阳高升雾气消散后,才在飞机和迫击炮的火力支援下,压制了志愿军的阻击。不过在此次战斗中,美军伤亡不小,2营副营长和D—E连的连长都负了伤。
志愿军174团作为58师预备队在下碣隅里投入战斗后,一举将美军击溃,而他们并没有得到休整,而是马不停蹄,迅速向黄草岭机动,担负阻击下碣隅里向古土里逃窜之敌的任务。3营副营长姚根连带着8连走在行军队列的最前面,他们3营目前只剩下一个连还保持着战斗力,但仍然顽强地向黄草岭方向疾进。他们的装备被打掉了许多,战前营里还是有一些轻重火器,营里有两挺重机枪,每一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但战士手中的武器就差远了,大部分还是日本的三八式,另有一部分是缴获国民党的,全营的装备更像是个杂货铺。不过经下碣隅里一战,他们如今已鸟枪换炮,一是从美军手中得到了大量武器弹药,二是部队缩减成一个连,好枪好炮都集中在剩余的人手里。即便如此,还是缺少对付美军坦克的重火器,姚根连也承认,以目前的装备,很难对付美军的坦克。
姚根连在下碣隅里战斗的时候就教过战士们对付坦克的土办法,就是用枪等硬物塞到美军坦克的履带中,先阻止其行动,再图炸毁。而美军的人多,坦克一旦有步兵伴随,想要把东西塞进美军坦克的履带,实非易事。所以姚根连边跑边想着办法。与美军打了好几天,部队过于疲劳,亲眼见到太多的战士被累死,被打死,更多的是被冻死,死了这么多人,不就是为了堵住陆战第1师吗?而陆战第1师的最大优势,除了他们的空中优势,再就是强大的机动能力了,而这机动能力又是依靠坦克得来的。所以他就想如何打坦克的办法,以志愿军目前的状态,打、炸、烧是办法,还可以采取阻、陷的方式。但时间紧迫,来不及挖反坦克壕,也没办法设置反坦克障碍物,挖不了陷阱,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引诱美军的坦克往其他方向走,不让他们打到志愿军的阵地上来。姚根连的目的就是引开美军的坦克,因为174团长途奔袭,团指挥所也一直跟着他们行动,就设在3营后侧不到百米的山沟里,那边还有一部分伤员,如果美军坦克进来就危险了。正在想的工夫,8连已经运动到黄草岭地域并占领了阵地,简单地构工设障后,美军就来了。
尽管姚根连想了很多看似很巧的办法,但最后的办法还是与美军死拼,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他的部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再好的办法也得不到有效实施,也只能采取最简单的抵抗了。一场血拼仗过后,8连基本打没了。有一个班本来二十来人,经此一战,只打剩下两个人。这还不算最惨的,在9兵团的各战斗连队中,全部打光的比比皆是。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
作 者:何楚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