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身边除了这些奸臣,还有一个名气不大的雷开,雷开在《封神演义》中与殷破败成双成对出场,后来封为驿马星。殷破败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而雷开却在《楚辞·天问》提到一句:“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除了以上这些实名的商纣一方奸臣外,其实还有几个人物有历史原型,但不太容易被发现,所以也值得说一下。
一个是邬文化。《封神演义》对邬文化的记载是“身高数丈,力能陆地行舟,顿餐只牛,用一根排扒木”,“邬文化”这三个字在先秦秦汉典籍没有记载,但是在《武王伐纣平话》里,却提到“乌文画独拽此船,逢间道,岗坡或旱地,力如水中,拽亦然。邬文画者,即奡荡舟。”“奡荡舟”见于《论语》南宫括问孔子说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不过,“奡荡舟”不是人名,而是说“奡”这个人力能荡舟。
“奡”又作“浇”,是夏朝寒浞之子。据《左传》,夏王太康被后羿篡位,后羿又被寒浞*死。之后寒浞又派长子浇攻灭斟灌、斟鄩,*死在那里的夏后相,然后将长子浇封于过、次子豷封于戈。后来浇又派椒追*夏后相子少康,但少康已经逃亡有虞氏。少康长大后,派女艾到浇这里获取情报,派儿子季杼引诱豷,最终灭亡过、戈及寒浞,夏朝成功复辟。但浇作为大力士的传说,还流传于春秋战国,也就是邬文化的原型。
还有两个是高明、高觉。在《封神演义》中,这是两个小鬼托于轩辕庙前的千里眼、顺风耳木偶,他们又被称为“神荼、郁垒”。同样在《武王伐纣平话》,提到千里眼、顺风耳叫离娄、师旷。
这一形象起源于《孟子》说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所以后世离娄、师旷被传说为千里眼、顺风耳,在《西游记》中也有提到。据说离娄是黄帝时人物,师旷是春秋晋平公乐师。至于“神荼、郁垒”本是《山海经》记载的把守鬼门之神,后来黄帝制作他们的画像辟邪,成为最早的门神;明代《列国志传》中提千里眼、顺风耳和神荼、郁垒把守鬼门,但《封神演义》明显混合两者了。
二、商朝忠良
《封神演义》的被*或自*的商朝忠良不少也有历史原型,比如身死的梅伯、比干、商容、胶鬲、姜桓楚、鄂崇禹等,另外赵启、杜元铣、夏招、杨任等则为虚构人物;此外还有饿死的伯夷、叔齐,被分封的箕子、微子等。
在《吕氏春秋》里,就提到商纣王*死梅伯,并将其剁给肉酱送给周文王;《封神演义》则把此事安排给了伯邑考,而梅伯则被炮烙而死。
《论语》中孔子说“殷有三仁”分别是离去的微子、为奴的箕子以及谏而死的比干;《吕氏春秋》说商纣王“*比干而观其心”,《列女传》又把这个主意安排在妲己身上;西晋《帝王世纪》说商纣王“剖比干妻以视其胎”,但在更早的《吕氏春秋》只说“剖孕妇而观其化”,这样的记载其实反映的是在民众想象中,纣王罪恶的不断具体化、传奇化。今天河南淇县有比干摘心台、卫辉有比干祠墓,当然都是后世不断层累的成果。
在《封神演义》里,微子启、微子衍为纣王二兄,然殷商王子又有微子,三人对商纣心灰意冷,一起离开商都而去,后武王伐纣封微子启于宋,然而书中又说即微子封国。其实微子名启,就是是微子启;微子衍当为“微仲衍”,是微子启二弟,微子启去世后继承封国。不过,出土青铜器史墙盘发现宗周附近仍有个微氏存在,微氏始祖为“高祖”,但迎接武王伐纣的却是第二代“烈祖”,高祖、烈祖与微子启、微仲衍的关系值得探讨。
至于箕子,《封神演义》说他因为劝谏纣王被贬为庶人,后又不肯臣于周,献《洪范》给周武王而去辽东,被武王封在朝鲜,至今高丽国仍是箕子子孙。不过在《史记·殷本纪》中,说箕子假装癫狂,被纣王发现后囚禁,商朝灭亡后才被周武王释放。《宋微子世家》中周武王向其请教治国存亡之道,并把朝鲜分封给他。但在《朝鲜列传》里,太史公没有说古朝鲜的由来,似乎自己也不太相信。当然,箕子朝鲜即使存在,也在西汉初年为卫氏朝鲜取代。
胶鬲应该是没有被*。上文提到《国语》说胶鬲与妲己勾结灭亡殷商。《孟子》记载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证明其出身寒微,但是与微子、微仲、比干、箕子齐名的贤人。《吕氏春秋》记载周武王兵临鲔水,纣王让胶鬲来侦察情况,武王让胶鬲答复说甲午到达殷郊。此后因大雨,大臣要求缓行,武王怕胶鬲失信于商纣王而急行。之后武王克商,果然赏赐胶鬲。可见胶鬲似乎充当了周方间谍的作用,并非《封神演义》中自*的上大夫。
商容应该也没有被*。《荀子》说周武王进入商都时,在商容住所的里巷大门前设置标记表彰。《韩诗外传》中也说商容拿着野鸡尾巴和三孔竹笛,想依靠马夫跳着文舞来教化商纣王,但没有成功,于是商容就隐居太行山。之后周武王灭商,想立商容为三公。但商容称自己劝谏纣王无效,是自己不聪明;不敢直接提出意见,是自己不勇敢,因而不配担任三公。在《封神演义》里,商容成为首相,退休后还死谏纣王,与历史形象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