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是哪家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谁提出来的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3-26 04:20:38

关于孟子性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理解,就是《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学者认为恐怕不是这样。性善论应该是性向善,性只是有个善端,有了善端的话,扩而充之,才发展出了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涛教授的看法是,孟子是以善为性论。

人之初性本善是哪家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谁提出来的(1)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生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

意思是:我们嘴巴想吃好吃的,眼睛想看美女帅哥,耳朵想听pop music,鼻子想闻着好闻的,四肢贪图安逸,这是不是性?孟子说这是性。但是“有命焉”,你能不能得到,还有“命”的限定。所以说“君子不谓性也”,意思是:一个有更高追求的人,不把这个看作是自己真正的性。

他又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意思是:父子之间做到仁,君臣之间做到义,宾主之间做到礼,“命也,有性焉”,意思是:尽管它也有“命”的限定,但是因为我们有意志自由,所以说我们把它看成是性,而不把它看成是命。成长环境当然对我们也可以产生很多影响,但我们是成为好人还是成为坏人,首先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古往今来很多人在逆境中,在那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他经过努力还是成为了好人,甚至是圣人。那就说明仁义礼智是我们可以掌握的。但是“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等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一个是求之在内者,一个是求之在外者。所以,孟子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看作我们真正的性,而应该把仁义礼智看成是我们真正的性。

所以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我们人性中至少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等等,一部分是仁义礼智。

因此这样看来,孟子的人性论就是以善为性,因为把善的这部分看成性的话,性自然就善了。孟子性善论的问题并不在于人性为什么是善的,孟子人性论的关键在于人有没有善性,以及为什么要把善性看作真正的性。孟子如果能对这两个问题做出回答,他的性善论就成立了。

(本文整理自中读APP@三联中读 精品课《谁塑造了我们:读懂“活在当下”的中国先哲 · 先秦至唐》)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全年杂志订阅 中读APP VIP年卡,特惠套餐仅售688元

人之初性本善是哪家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谁提出来的(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