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者,先天的人性。人性最初是什么样的,无非就有三种可能:一者,性本善;二者,性本恶;三者,人性本就没有善恶之分。
纵观历史古籍,关于人之初的人性问题,是古代学者颇有争议的哲学观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确切地说,孟子其实是说人性向善而非人性本善,人性本善是孔子的主张。
那么,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黟灵认为,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而生存的本能是向恶的,后天的教育是去恶向善的,让人去兽性而激发人性。我还是很赞赏荀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恶,求贤师则良友, 明礼义以化之。
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但是性向恶,求贤师,则良友,明礼仪以去恶性,培养善行。这是非常科学的,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不管是孟子,荀子,还是孔子,他们的观点基本上还是没有很大的冲突,都一致的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性善论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述。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确切地说,孟子认为人性向善。
孟子从性善论的观点,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性恶论性恶论是战国末期荀子倡导的理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
《性恶篇》是《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阐述了荀子的伦理思想。
荀子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关于人性恶的社会观。文章先从人的物质*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同时他也强调了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后天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黟灵说:人之初,性哪有善恶之分,只不过如同一张白纸,印上什么样的图案,全凭后天的刻画。
为了填饱肚子,在恶劣的环境中想方设法,不择手段,那是天性,是本能。从这个角度上上说,人之初,性本恶,人性和兽性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也会有“恻隐之心”,那大概就是“感同身受”。
人与兽不同,取决于我能出生的环境和后天的教育不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人性最经不起利益的考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似乎与荀子的“性恶论”形成了对立的观点。
黟灵不以为然。黟灵以为,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有一定的统一性。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善”这个字,除了善良,还有有“容易、易于”之意。黟灵以为,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人之初,性是易变的,是容易塑造的。这从“习相近、性相远”就可以得到印证。
“习相近、性相远”是说,先天的纯真本性,是接近的,而后天养成的习性,不同的人相差很大。这就是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这与荀子说,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他们都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黟灵说:我们就像是宇宙之初的混沌,本没有善恶之分。善与恶是在后天的生存环境中分化出来的。人初为人,和动物本无差别,在后天的被爱和温暖中,我们学会了爱,在后天教育中,我们知道了礼义廉耻。人性就是去恶存善。有人性,就是有原则,有底线,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
而在后天的教育中,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品质自然也会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能遵守道德的底线,做一个有原则的良善之人,也就是有血性、有人性的人。也不排除有个别人突破底线,毫无原则,就表现出兽性。
我愿意相信人性本善,我愿意相信人性本就向善。可是现实是那么的残酷,总有一些人挑战我们对人性的认识。人性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人性也是深不可测的。古圣先贤们对人性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认为,后天的教育对人性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后天教育真的很重要 !
【黟灵原创】感谢您的支持!对于人性您怎么看?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