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孩子小的时候盼着他长大,以为孩子长大就会懂事,就能自己做很多事情,做父母的会越来越省心。其实不然,孩子长大后,父母操心的事却更多。本来乖巧懂事、喜欢黏着父母的孩子,忽然把父母当成了仇人。
有位妈妈遇到了很大的烦恼,上初二的儿子翘课抽烟还打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
儿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一直听话乖巧,学习习惯良好、性格开朗、人缘不错、成绩尚可。虽然有点懒、喜欢投机取巧,但是在父母的监督下,各方面发展正常。
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把他送到了一所私立中学住校。开始不太适应,成绩下滑,父母承诺只要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周末就可以出去玩。说到做到,他们进行了很多娱乐活动,像游泳、爬山、电玩之类,孩子的成绩保持稳定。
但是到了初二,儿子想要一双几千块钱的鞋子,父母认为太贵,要求他周末去兼职挣钱,攒够了再买。儿子不开心,开始和父母冷战。父母认为孩子青春期叛逆,冷处理再说,没有再过问此事。
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儿子抽烟翘课,特别生气。等儿子回家的时候,妈妈就惩罚他抄课文3遍。儿子不同意,妈妈就把他按到书桌旁,儿子生气地拿课文打到妈妈头上,妈妈反手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摔门离家出走。
父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从来没有打过孩子,惩罚孩子只是罚站或者抄书,儿子怎么学会了打父母呢?实在是不可理解。
从表面上看,是男孩有问题,贪玩懒惰、不切实际高消费、违反学校纪律、染上坏习惯、还打父母。但是,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是长期积累终于爆发的结果。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喜欢和孩子较劲,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在学习上和孩子较劲从妈妈的描述来看,相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更关注孩子学习。这可能是大部分家长的通病,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有个好成绩,将来上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也无可厚非,但总是强调学习,忽视其他方面,会让孩子反感。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喜欢的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本身,感受不到无条件的父爱和母爱。
比如,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带他出去玩。还要检查确认,得到准确答案。
孩子玩乐休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和学习挂钩,就如同戴上沉重的枷锁,变得目的性太强,失去了甘甜的滋味。同时,父母还不相信孩子,要检查核实之后才能去玩,这种不信任感,也非常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年龄小,对生活的追求还不是很高、自尊心也不是很强,但是到了13岁以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更渴望自由、渴望被尊重,再被父母强加各种限制,就无法忍受,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抗。父母越是要求,孩子越是想尽办法让父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