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小儿夜啼民间灵验方法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02-22 20:23:09

10个月小儿夜啼民间灵验方法,(1)

“关”的原意是闩门的横木,引申为“关键”“关节”的意思,“目”为象形字,本义是眼睛,这里是条目、细目之目,指的是“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所以“关目”的意思指的是要紧的地方,重要的部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王公忙转身回家,问女儿道:‘你丈夫只问你讨什么珍珠衫,你端的拿与何人去了?’那妇人听得说着了他紧要的关目,羞得满脸通红,开不得口。”《金瓶梅》九十八回:“那王六儿见他两个说得入港,看见关目,推个故事,也下楼去了。”前者指的是王三巧儿与陈大郎通奸,而将丈夫家传之珍珠衫赠与情郎,其父王公问到了珍珠衫下落,使她无法支对。后者则指的是韩爱姐勾引陈经济,王六儿看出眉目,知道即将发生的风月之事而借机告退。这两处的“关目”指的都是事件中某个重要、特定的“节骨眼儿”,某一紧要的关节。

“关目”一词也被借用到戏曲中,成为传统戏曲的术语。今存元刊杂剧剧本的扉页,往往冠以“新编关目”的字样,以表示剧本情节的新奇。这里的“关目”为剧情故事中紧要、关键的部分,意思大抵近于“故事情节”,或者进一步理解为“关键的情节”。明汤式《一枝花·卓文君花月瑞仙亭》套曲:“传奇无准绳,关目是捏成,请监乐的先生自思省。”明李贽《拜月》:“此《记》关目极好,说得好,曲亦好,真 元人手笔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鼠戏》:“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密针线》:“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这是因为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要在舞台上呈现故事情节,就不光要有情节的安排和构思,还要有各种角色表演的穿插,生、旦、净、末、丑都要出场,还要有场面的调度,比如场面过冷时,就安排个“关目”,让净和丑出来,插科打诨,把场面弄得热闹一点。所以“关目”实际指的是舞台上演出的段落,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桥段”,既有一定的程式,又可以添加新的内容。在黄县话中,把婴儿刚刚会笑或会做动作称为“会做故事了”,把婴儿挤眉弄眼筋筋鼻子称为“会做丑关目了”,这可以从侧面说明故事与“关目”之间的关系。

民间的一些迷信活动,也像作戏一样,有情节有表演,有台词有动作,所以民间也称之为“关目”,通过“做关目”达到求神拜佛、祛病消灾的目的。比如家中有小儿夜啼,怎么也哄不好,家里的长辈就会弄张纸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趁夜深人静的时候贴到路口,这就是“做关目”——据说很有些灵验的。每个村子里总有一户两户老房子住不安稳,老人说里面有鬼怪妖物作祟,请了道士作法驱邪,披发仗剑,画符念咒,脚踩先天八卦步,口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也是“做关目”。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目”处处可见,小孩子戴的长命锁,起的狗剩、拴住之类的贱名,进家门口悬挂的照妖镜,街门外立的泰山石敢当,五月端午门框上插的艾儿,人死了之后烧倒头包袱,送盘缠,扎金山银山、金童玉女,摔孝子盆……人们一面“做关目”,一面也不信“关目”,知道是自己哄怂自己,是否达于神鬼只有老天爷知道,但比比划划的功夫是表演给人看的,做个“关目”,求得心安。所以“做关目”又有了装模作样、装样子的意思,“关目”就是模样、样子,指人时有戏谑和贬斥的意味,比如:你看你乜个关目!我不愿看你乜个鳖关目。也可以指物:㗗看这苹果关目不济,味儿还行。老黄县人在开玩笑的时候还会说:“你看你关目不济还吊线风。”——形容人的毛病多,有点变本加厉、雪上加霜的意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