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爸爸如何能最好的照顾孩子,单亲爸爸没办法自己带孩子怎么办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04-19 03:23:55

甚至会因此受到男方的指责,认为她才是破坏家庭的始作俑者,需要为孩子成为单亲家庭负责。

大可不必,亲爱的姐妹们。

离婚不是犯罪,我们何必流泪。

我们离婚,是因为离婚比不离婚会过得更好。

而我们过得更好,孩子才能过得更好。

我们有勇气离婚,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有勇气活出自己,是应该点赞的一件事。

我们可以坚定地跟孩子说:“妈妈没有做错事。我并不为和你的爸爸分开生活而感到愧疚。”

“我们一起生活,是因为妈妈特别想跟你在一起。”

相反,那些因为害怕离婚而蜷缩在战争不断的婚姻里怨天尤人,或者为了孩子不离婚却又反过来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罪人。

(6)物质抚养和精神抚养,那个更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满足衣食住行并不难,但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你做得到吗?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分级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是生理(性、食物)、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很多人以为给孩子足够的食物、安全的住所,就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这仅仅满足了孩子低层次的需求。

而那些因为提供了衣食住行就觉得对孩子有恩,觉得孩子就得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更是典型的低层次满足,高层次羞辱式的养育。

“这道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你就是个赔钱货!”

“再闹你就别回去了!”

……

这些扎心的,毁人自尊的话语,你是否对孩子说过?

你是否能够看到孩子哭闹背后对爱的期待、犯错背后的自我贬低和叛逆背后自我意识的迷茫?

你是否真正给予过孩子足够的尊重?

你是否真正理解过孩子作为一个幼崽对于这个世界的无力感和恐惧感?

你是否愿意帮助孩子有足够多的社交支撑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希望,作为一个母亲or父亲,你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量,给予孩子足够的高质量的爱。

什么叫高质量的爱?满足孩子高层次的需求而已。

04

单亲妈妈如何培养出安全感十足的孩子?

(1)停止把生活中的不幸归因为离婚

很多姐妹在面对离婚时都在担忧一些问题,比如说:“如果孩子的心理出问题怎么办”、“如果我未来再婚,孩子跟新爸爸相处不畅怎么办”、“孩子在学校不合群受到歧视怎么办”、“孩子的学习因为离婚受到影响怎么办”、“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人格会不会不健全”、“我解决不了孩子的叛逆期怎么办?”、“孩子要送去老家了,他会不会适应不了新的环境?”……

这些都是群里姐妹曾经提出过的问题,也说明她们对于离婚对于孩子的影响有诸多担忧。

有担忧是正常的,但这里尤其有一点,要放在最开始说,

那就是,停止对于离婚的后悔和抱怨。

我经常问群里姐妹:我们离婚是被迫的还是自己选的?

有些姐妹会回答:被他逼的。

单亲爸爸如何能最好的照顾孩子,单亲爸爸没办法自己带孩子怎么办(9)

但,我要告诉你,离婚是你自己选择的

是的,除了一些被对方两次起诉而离婚的姐妹,绝大多数姐妹离婚不是被迫的。

即使他已经渣到底,我们也可以选择纠缠一生,但最后如果我们还是离了,那么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认为离婚以后比现在更好,才会选择离婚。

如果我们把离婚的原因扣在他头上,那么跟他把出轨的原因扣在我们头上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一定要在这里明确:我们离婚,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我们要为离婚负全责

我之所以在这里提这个概念,是为了告诉大家,你不要觉得“我是被他逼着离婚的”(你死活不离,他就得起诉两次),“要不是他跟小三出双入对,我不会离婚”(他跟小三出双入对,并不代表你就要离婚),“我受不了这样的羞辱”(离婚依然是为了解决你的羞辱感),“他都不给钱也不回家了,我不离婚干嘛?”(对,这依然是你的决定)。

然后把离婚后遇到的困难和不顺,统统扣在他的头上,成为一个怨天尤人的受害者。

或者不停地想:“一切都是因为他”,“我当初不离婚多好”,“如果我当初不离婚,一切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为离婚负全责,我们不能再以“被迫离婚”来怨恨他人,而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选择了离婚,我的生活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

离婚以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关系的改变,接受外界人的询问和关心等,过去很多依赖他做的事儿,现在要我们自己来做了。

而孩子也在慢慢长大,注定会经历叛逆期的迷茫和与父母的对立。

那么这个过程中,我们注定要面对很多困难。

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不停地怨天尤人和后悔是一种态度,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是另一种态度。

你选哪种呢?

曾经有项研究表示,丧偶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心理健康程度差不多。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丧偶的单亲抚养者比离异的单亲抚养者更少抱怨和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问题,过好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陷入对离婚的后悔和对前伴侣的怨恨。

所以,如果你已经离婚,请你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并想方设法去解决。

单亲爸爸如何能最好的照顾孩子,单亲爸爸没办法自己带孩子怎么办(10)

(2)给予孩子足够的母性之爱,你的养育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上面说到,孩子需要的爱分为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只要我们自己拥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包容和接纳孩子,给予孩子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并及时满足、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关怀和鼓励,就已经足够。

而给予孩子母性之爱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足够好,我们自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

这就要求作为母亲的自己,要能够经受得住社会生活的风吹雨打,并且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生活,接纳自己,阳光向上,孩子怎么可能不受我们影响呢?

孩子接收到了足够的滋养,而且母亲又时时站在ta身后,鼓励ta,接纳ta,ta又怎么会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呢?

佐佐木之美说过,“母亲要做一个保护者,而不是教育者”、“不用害怕把孩子宠坏,相反,在母亲那里得到更多关爱的孩子,反而可以更快地改变自己适应社会。”

而父性之爱指的是教导孩子行走社会相应的规则。

这些经验,同学可以给,老师可以给,同时,母亲也可以给。

毕竟,大多数母亲也都是职场人士,不是温室里的花朵,那些社会上的弯弯绕绕,又怎么会不懂呢?

所以,作为单亲妈妈,其实不必为孩子的抚养而焦虑。

我们完全有能力抚养出合格的,健康的,阳光的孩子。

至于,有些姐妹担忧孩子未来择偶会受到歧视。

亲爱的,你要有筛选意识。

孩子的择偶,只需要一个人。

那些不能接纳孩子原生家庭经历的人家,我们只需要筛掉就好。

我们不需要获得世界上所有人的认可,我们只需要获得自己的认可。

(3)帮助自己,也帮助孩子建立足够多的精神支柱

曾经有个人问我,我们能为孩子留下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是钱吗?但驾驭不了钱的人,反而会被钱所累。

是人脉吗?可人走茶凉的道理你不是不懂。

是知识和经验吗?不,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那么,我们可以留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重压之下的生之支柱。

我见过无数来找我时寻死觅活的姐妹,也接手过很多想要自*的案主,救活这些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把他们从死胡同里带出来。

是的,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比如职场或者情场失意,比如失去亲人、爱人、朋友,比如被人背叛、陷害……

而面对挫折时,有人可以在消沉之后重新站起来,有人却陷入黑暗,无法振作。

区别就在于,有的人的精神支柱只有一个,或者寥寥几个;有些人却有无数项精神支柱,一个或者几个精神支柱的崩塌,都不会把ta打垮。

比如,有些人原生家庭缺爱,当ta遇到一个愿意给爱的人,就会迅速沦陷。但如果这个愿意给爱的人离开,那么ta就会感觉到精神支柱的崩塌,从而一蹶不振,甚至寻死觅活。

有些人认为对于女人,家庭就是一切,于是当家庭分崩离析,她就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彻底失败,不配活着。

有些人认为父亲或者母亲是自己的一切,自己依赖于对方而生。那么当亲人过世,自己也会痛不欲生,无法自拔。

还有些人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但工作难免受挫,此时就会意志消沉,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而精神支柱丰盈的人,情场失意,还有工作可以支撑;爱情失意,还有友情可以支撑;工作失败,还有亲人可以包容和支撑;最失意的时候,他还有自己的爱好,比如读书、乐器;最痛苦的时候,他依然可以接纳自己;就算他成为乞丐,也可以在行乞中找到乐趣……

总之,ta有足够的精神支柱撑着ta不倒下,就算打断所有的支柱,ta也能在自己趴在地上的姿态中找到生存下去的乐趣。

这样的人,是不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呢?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样的吗?

那么,从现在开始,先让你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吧。

途径有三:

1、让自己有足够多的良性社会关系。

让自己走出去,把爱和关怀散播出去,多跟亲人沟通,多跟朋友见面,你自然会收获更多的友情和亲情。

美国精神科医生沙利文曾说过:“人类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依存,感受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获得幸福感”。

所以,多去与别人建立关系,你会变得越来越从容,因为你的世界,变大了。

我之前说过,离婚后,可以带着孩子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自己、孩子,依然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是这个道理。

越多的人爱我们,我们的精神支柱就越多。

而日常多带孩子与朋友聚会,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公益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2、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去探索更大的人生。

如果我们偏于一偶,我们的世界就会很狭小。越是狭小的世界,越是禁不住动荡。

而如果我们能够多出去走走,多读书体验人生百态,我们的人生会保持开放状态,对世间事情的包容度也会高很多,会理解过去很多理解不了的事情。

就像群里一个姐妹,曾经被丈夫出轨的事情折磨得不成人样,离婚后,专注于事业发展,后来经常带孩子去世界各地旅游,我们看着她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豁达。

她的世界变大了,那些过去的糟心事儿也就变小了。

多年以后,再回来看当初的自己,她说:

“啊,思姐,那会儿的我竟然为了感情寻死觅活,好傻!”

3、多看当下手里有的,少看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的

苏轼生命中做的最后一首诗是写给儿子的,叫做《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意思是,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也就是告诉我们,得到和失去都不值得成为执念,当下的此时此刻,才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问问自己,即使离婚,当下,我们有什么?

有没有还不错的身体?

有没有青春?

有没有爱自己的父母?

有没有自己爱的孩子?

有没有过去自己在职场积攒下来的经验和人脉?

有没有潜心付出还可以不错的事业?

有没有瘦下来还不错的容貌?

有没有还不错的皮肤?

……

其实,你手里还有沉甸甸的宝藏,却被失去的那一角遮住了眼睛。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多珍惜孩子身上拥有的美好的品质,不需要因为孩子偶尔的犯错或者迷茫而焦虑不堪。

我们的对于孩子全盘的接纳,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

总之,离婚带娃并不容易,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养出阳光自信安全感十足的孩子。

这一路虽然荆棘满满,但你并不孤单。

思姐和此时群里的几百姐妹,欢迎你。

希望此时还未离婚的你,不会再被“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绊住独立的脚步。

希望此时已经离婚的你,不会再因为“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的愧疚回头。

你,值得更好,更大,更精彩的人生。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