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韩剧《黑暗荣耀》迎来第二季,让“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再次闯入人们的视野。
无助的仰望,撕裂的哭泣,无息的凌雪,漫天笼罩整个城市,覆盖楼顶。
“我没有尊严可言,已经是破烂不堪的废墟了,我要进一步忠诚于愤恨和邪恶。”
该剧改编自韩国真实事件,而“校园霸凌”这个沉重的话题却不仅仅存在于韩国,它正腐蚀着全球各地的学校,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
比如之前在某视频平台上看到的新闻。
视频显示,在8分多钟的时间里,被打女生遭多名女生轮番扇了数十次耳光。
看到女孩这样的遭遇,对于两个孩子的妈来说真的无比心痛,不仅是为这个无辜的女孩,更是为她的父母。
无独有偶,当我们打开互联网搜索“校园暴力”时,就会发现这样的案例其实随处可见:
2021年7月4日,贵州曙光中学一名学生因矛盾纠纷,在学校围墙外被殴打致死!
2022年8月24日,15岁重庆少年因帮朋友家长到网吧找人,被围殴致死!
......
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显示,校园暴力事件近70%均因琐事而起,4.65%是为发泄个人情绪,也就是说将近有一半的孩子在承受着各种形式的校园暴力!
那我们如何能及时发现孩子遭受了校园暴力
1.孩子身上是否有一些解释不通的伤痕;
2.孩子是否经常有书、文具、电子产品或者珠宝等随身物品的丢失和损坏;
3.孩子是否突然出现没来由的生理不适;
4.孩子是否突然有生活习惯上的改变;
5.孩子是否突然成绩下滑,拒绝上学;
6.孩子是否突然开始避免社交行为。
其实,说到校园暴力,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平台上也能看到网友的分享帖。
“初中的时候,有天被学校里一帮混混拖到厕所打、浇尿,后来转学了。我现在30岁,但还是经常梦到当年被打被浇尿的场景。惊醒了之后心跳特别快,一手汗。”
—这是一条微博评论。
“小时候被一群女生*服,过去很多年了,现在上大学了,很不自信,不敢跟人说话,不敢参加学校活动,不敢谈恋爱,哪怕那个男生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他。”
—这是一则知乎留言。
从很多网友对自己经历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遭受校园暴力,对他们来说可能都是伴随一生的阴影。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对他人实施过校园暴力,请不要包庇你的孩子。
包庇、让孩子避免责任、逃脱惩罚,表面上看是帮孩子,但实际上是害了孩子,我们必须及时纠正他,让他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虽然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很痛苦,但是让他在此时学会约束行为、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更远的未来,他才不至于跌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何况,正视你孩子的罪行,也是对受害者最基本的尊重和歉意。
如果孩子已经遭受了校园暴力,我们又该怎么办?
1、及时留取证据
如伤痕的照片(必要情况下去医院做鉴定)、被损坏的物品(可能会成为警方取证的素材)等等,然后及时报警,请警察帮助处理和解决。
解决的过程中,要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让孩子感受到公平。
2、不能冲动行事
以暴制暴是非正义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哪怕是出于对自家孩子的爱,也很可能对家庭、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冲动行事。
3、不要责怪孩子无能
我们要安慰孩子,告诉孩子,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
但千万不要过度安慰。过度的安慰对孩子来说是不断提起曾经的阴影,不断的揭开伤疤,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们可以有意的给孩子找一些事做,比如买些书,带孩子看电影、听音乐会,带孩子旅游,给孩子买一些手工模型等等,逐渐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4、平时要多加教导
如:“慎重择友”,尽量避免和校霸接触;和“坏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太倔强;一定要教给孩子,看到校园暴力,不要正面阻止,但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告诉老师或者报警。
尤其是避免孩子成为施暴者,是关键所在。
只要求别人小心,而不从源头控制,对于被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而避免孩子成为施暴者才是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的最关键点。
同时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随意批评孩子;双方意见不合的时候,要和孩子平等讨论,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的能量可以得到合理的释放。
作为父母,我们也要以身作则,不对他人或者孩子实施打骂羞辱,以防孩子模仿暴力行为。
最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孩子的法律道德意识。
写在最后:
如果黑暗容易滋生罪恶,那请让我们一起,扩大光的范围。
“谁能阻止霸凌?我们所有人都可以!”
别将肢体暴力,等同于“小打小闹”,别将人格侮辱,等同于“开个玩笑”,更别用一句“熊孩子”,抹掉所有该被严惩的罪行!
愿再没有父母,需要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
愿所有小孩,都能在爱的世界里,安然长大。
有人说“兴智教育投诉电话”“有没有人投诉兴智家庭教育的”“兴智家庭教育机构不合理收费”,但其实如今已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品牌,专注解决0-18岁孩子存在的各种成长问题,帮助家长成为智慧父母。
我们致力于传播更科学、更系统的家庭教育,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