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段话:当孩子想要偷懒的时候
“说教”妈妈:“你怎么就这么懒呢!赶紧起来!”
“共情”妈妈:“宝贝儿累啦?那先休息一会儿,大概要休息多久再开始?”
第八段话:孩子的某个东西坏了、输了、失去某样东西而伤心的时候
“说教”妈妈:“屁大点儿事儿,下次……不就好了么?”
“共情”妈妈:“是挺让人难过的,宝贝儿还伤心不?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妈妈有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呢?”
第九段话:孩子不愿意、不满意的时候
“说教”妈妈:“你就知足吧!有什么不满意的啊!”
“共情”妈妈:“是有哪里不太满意吗?你可以和妈妈说一说。”
第十段话:当孩子撒娇哭闹耍横不讲理的时候
“说教”妈妈:“你再哭闹,妈妈就……”
“共情”妈妈:“你这样是想让妈妈妥协吗?妈妈爱你,但妈妈是有原则的哦,这件事情,不可以。”
02 “说教”和“共情”的差距,主要在三点
遇到上面这些情况,你都是如何回复孩子的呢?你是“说教妈妈”,还是“共情妈妈”呢?
其实通过这些话的观察不难发现,说教和共情,主要存在三点差距。如果我们想给孩子真正的共情教育,那么,就要注意这三点差别主要在哪里。
差距一:是否从孩子角度考虑出发
不少大人对孩子其实有挺深的控制欲,他们非常希望,孩子能够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比如,立即去做某件事情,不磨蹭;
比如,立即停止哭闹,变得乖巧等等。
这些,都是大人想要的,大人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情绪。
因此,真正的“共情”一定是从孩子的角度先去考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懂自己的。
差距二:是否“肯定孩子”
孩子一旦出现负面的情绪,是不是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头疼,第二反应便是去责备?
其实,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肯定。
用温和而又坚定的语气和孩子沟通一件事情,远比扯着嗓子吼骂要有效得多,并且正面得多。
差距三:是否引导孩子“正面解决”
家长是否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某个方面有点问题,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很难改正?
比如,每天赖床、吃饭磨蹭、收拾书包丢三落四?
家长总是让孩子快点、责备孩子又弄丢东西,但是,家长是否引导过孩子,如何正面解决这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