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犯错误,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然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变得更好。
当孩子们犯了错误之后,有时候需要接受批评教育。但有些家长往往会随意地责备孩子,甚至打骂孩子。
本意是希望孩子改正,但最后却事与愿违,反而让孩子变得自卑或叛逆。
因此,父母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在批评孩子时,需要注意的技巧有哪些呢?
1.批评前,先听孩子的解释
父母和孩子对于一些事情的认知看法是不同的。
看到孩子犯错,父母批评前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而不是立刻教训孩子。特别是孩子本来就调皮好动时,有的父母直接就给孩子下定义了。
但事实是,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无论父母想怎么教育孩子,都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这样可以避免造成误会,也能让孩子开口说自己的想法。
2.只对事不对人
批评要谨遵一个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是对行为进行纠正,而不是动不动就上升高度,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孩子偷钱还撒谎,父母可能要进行批评教育,但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孩子为什么偷钱撒谎这件事上。
找到孩子这样做的动机和原因,看看如何才能支持到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定义成一个坏小孩,甚至觉得孩子“以后什么也干不成,肯定没出息”。
所以,父母批评时要留意自己的用词,针对事实进行陈述,并用期待的口气相信他会改进。
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父母要学会批评的智慧,既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不伤害孩子。
3.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要知道,很少有孩子会喜欢一直被批评。这会让孩子感到沮丧,自信心受损。
但如果在批评前先表扬一下孩子最近的进步,可能再说批评的话,这个时候会容易接受的多。
或者批评结束后,父母给一些适当的鼓励,比如说“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
孩子相对来说也会更加容易接受,而且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斗志,朝着前进的方向走。
4.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一天的时间里,这四个时间段最好不要批评孩子:
早起时不批评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早上就开始批评孩子,不仅会对孩子一天的心情造成影响,更让孩子厌烦你的批评、排斥与你的沟通。
饭桌上不批评
不少父母总喜欢在饭桌上询问孩子的成绩,斥责孩子的过错,对孩子进行唠叨。
当饭桌不再是单纯地吃饭,变成了孩子的批斗大会,你觉得孩子还有食欲吗?
其实,这原本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时机,用来批评教育孩子,有些得不偿失。
公众场合不批评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维护自身的面子,家长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或朋友的面、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无所顾忌地批评孩子。
睡觉前不批评
如果让孩子带着负面情绪入睡,孩子会容易睡不安稳,甚至做噩梦,非常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身体发育。
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在外面时批评他,这样的批评是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进行平等的交流。
5.批评要简明扼要
很多家长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总是说一大堆事情,还喜欢把以前的事情拿出来一起说,这样啰嗦还翻旧账的批评就像一场酷刑,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
父母的批评要精练简短,说到点子上即可。毕竟没有人喜欢一直被数落和批评,孩子更是如此。
6.批评前统一意见
批评教育时,最忌讳的就是“一家人都来批评孩子,一件事情有无数种意见。”
尽管可能出于关心,但这种批评其实是无效的,那么多意见,孩子该听谁的呢?
就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功课又是门门不及格,父母打算批评教育孩子时,旁边孩子的爷爷奶奶护住孩子说,“你这么说孩子干嘛?没考好也不是他的错呀,他还小嘛,别说了。”
这样一来,其实父母的处境就很尴尬,毕竟家中的长辈已经发话了。
所以无论你有再好的批评教育机会、再优秀的谈话技巧,如果家里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不统一,就很难达成一致。
比较好的处理办法是:
批评孩子前,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开个会议,说清楚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如果不批评可以怎么去帮助孩子,大家可以集思广益、表达意见。
平时也要多交流,达成共识,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要以孩子的想法为主,避免一家人互相拆台。
7.总结一下
一个正确高效的批评方法:“一分钟批评法”,包括三个步骤一个动作:
1.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2.指出错误的行为;
3.给出正确的行为建议或解决方法;
最后,一个动作——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父母的言行、评价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指引,所以,认真对待孩子说出的每一句话,孩子会在我们积极正面的影响下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