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拉、做什么事都不上心,总要人盯着、催着,是很多父母的“心头结”。
很多孩子学习有人盯着一个样,没人盯着一个样;
他们做事缩手缩脚,没活力;
连打碎个小物件,都能哇哇哭半天......
其实,这是孩子内驱力出了问题。
内驱力简单来说,就是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能够自觉自愿地去完成一件事。
大部分家长,都是借助“鼓励”和“惩罚”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而往往问题就出在“惩罚”上。
“惩罚”不是简单的“给教训”,更不能成为家长的自我情绪发泄,“惩罚”也需要方法和技巧。
一次惩罚,如同一次鼓励,也一定是充满耐心,充满爱的。
以下4种充满“爱”的惩罚,既帮助孩子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自驱力。
罚他“饿一次”: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邻居老张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一直挺好,也正是这个原因,老张对于孩子有点过于纵容。
他还是抱有那种老思想:孩子成绩好比什么都强,其他方面即使有点问题,也无关紧要。
比如,孩子吃饭时间要看动画片,老张和他媳妇往往会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直到孩子看完动画片,一家子才坐下来吃饭。
有的时候天冷,菜甚至要热两遍才行。
一次,孩子和同学在外面玩耍迟迟不愿意回家,玩伴要回家吃饭,老张的孩子想拉着他继续玩。
他就对玩伴说:“没关系,反正爸妈会一直等我们吃饭的,晚一点没关系,他们在那多等一等就好了,反正饿不到!”
这句话仿佛一根针刺痛了老张。
没想到,他们小两口对孩子的包容和关心,竟然被孩子说的这么一文不值,不仅没有学会感恩,反而变得极端自私,除了自己,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这就叫“共情能力”缺失。
老张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痛定思痛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他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从自身做起,尝试着用“感受+理解+指导”的思路和孩子沟通。
比如,他再次遇到孩子为看动画片而不吃饭时,就会这样说:
“你现在看动画片,一定感觉非常有趣。”(感受)
“不想因为吃饭而打断,也不希望我们在旁边催促而打扰到你看动画片。”(理解)
“其实,你可以先按暂停,等吃完饭后再继续把没看完的看完,这样爸爸妈妈也不用一直饿着肚子等你,而且时间允许,还可以一起陪你看,你看这样不是更好。”(指导)
刚开始孩子还不愿意听,可老张这么说了几次后,孩子不再抵触情绪,还动作很麻溜的关闭了电视,去吃饭了。
父母不可能永远在孩子身边,去包容他们的自私自利。
家长也一定不要以“爱”之名,阻碍了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
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需要与他人共事,没有共情能力,必然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交。
更何况,父母的人为干涉,会让孩子把矛头指向父母自己。
可能在他们心目中会觉得,我不按时吃饭,并不会饿肚子,反正有人会一直留着饭,反而是父母的唠叨催促才是最烦人的。
当父母的,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好孩子不受伤害,合情但并不合理。
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现实:
家长无法代替孩子成长,很多道理,孩子们切切实实体验到痛,才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