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 TVB剧《使徒行者》中提到内马尔时的字幕是“尼马”,也就是“尼玛”。一般人会以为“尼玛”是个语气
三、卓生➯畜生
粤语对夫妇俩的称呼会和普通话不同。一对张氏夫妇,粤语中不会称“张先生、张太太”,而是“张生、张太”。
当姓氏变成“卓”的时候,气氛就尴尬了。女方被叫“卓太”没毛病,而男方被叫“卓生”就犯禁了。“卓生”的粤语发音(ceok3 saang1)有点像上海话中的“畜生”,看过港剧粤语版(如《点金胜手》中的卓彧和《富贵门》中的卓一元)的观众会不会恍然大悟呢?
Δ 港剧《点金胜手》中字幕叫“卓先生”,而粤语配音叫“卓生”
即便不懂上海话,“卓生”的粤语发音和“畜生”的普通话发音之间也有相似点。十巴仙的这个观剧体验居然与网友不谋而合,一下觉得想法不孤单(笑)。“卓生”陷入的谐音歧义就“胡导”(姓胡的导游或导演)被理解成“胡乱地导游或导演”一样。
Δ 网友也发现了这个发音类似
四、雪梨➯悉尼
Sydney在中国内地翻译为“悉尼”,译法深入人心。然而,台湾及海外华人聚居区却译为“雪梨”。没提到广东和香港,难道和粤语没关系?
把Sydney称为“雪梨”,其实是通用了百年的粤语,是岭南的广州先民在澳洲上岸时用的古称。台湾和海外华人只是借鉴了这一译法。
Δ 雪梨=悉尼
由于中国内地是称呼“悉尼”,而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后,为了两地传媒统一、方便、避免混淆,于是迁就内地译法,将“雪梨”改称“悉尼”。到现在,创始地区放弃了“雪梨”做官方译名,而台湾和海外华人却还在做“雪梨”的忠实粉丝。
将Sydney(悉尼)说成雪梨,内地人会觉得好笑,仿佛澳大利亚特产雪梨似的。把英文名Shirley翻译成雪梨,才更符合大家的发音习惯吧?
五、差馆➯餐馆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曾提到自己1940年代末初来香港时的情况。那时他一句粤语也不会说、不会听,还因语言问题闹出了笑话。
初来乍到,最鲜明的感觉是天气炎热,以及一句话也不懂的广东话。还闹出一个笑话,我初到埠,坐上白牌车,说去餐馆,司机先生却载了我去差馆(警署)
——金庸2016年冬为香港博物馆金庸馆撰写的开馆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