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为什么晚上回娘家,元妃回娘家为什么哭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2-10 12:15:02

元妃为什么晚上回娘家,元妃回娘家为什么哭(1)

《红楼梦》第十八回,关于元妃省亲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注意。那就是元妃省亲的时间不太对劲,书中是这样叙述的: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善,未正三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请旨,只怕戌时初才起身呢。”

戌时初才起身,戌时是现在的时间晚上的七点至九点,如果再加上准备的时间,也就是晚上七八点钟的样子,正月十五的七八点钟,已经是万家灯火了。我们不禁要问,哪里有闺女走娘家是半夜三更走娘家的道理?清朝历史上更是没有皇妃走娘家的。既使有,也应是随民俗的才对,一般都是一大早就去走娘家,民歌《回娘家》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吃过午饭,晚上看完花灯,才回夫家。

元妃为什么晚上回娘家,元妃回娘家为什么哭(2)

那么《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偏偏安排要让元妃半夜走娘家呢?如果我们知道了元妃是谁,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了。这是因为《红楼梦》中的元妃就是太子的母亲赫舍里氏的艺术型像,也是作者的母亲,而她早已成为了已逝去的人,人身肉体是不可能回娘家的,这只能是她的灵魂回娘家了。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灵魂和鬼魂在阳光下的白天,是不能离开来属于他们的阴间的。只有到了晚上,晚上属阴,所以晚上鬼魂才能从阴间出来自由活动。

元妃为什么晚上回娘家,元妃回娘家为什么哭(3)

梁.萧绎《金楼子.卷五.志怪篇十二》有:“东南有桃都,山山有大桃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桃,天鸡即鸣,天下之鸡,感之而鸣。树下有两鬼,对树持第索取不详之鬼食之。今人正旦作两桃梗,以索中置雄鸡,法乎此也。”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是,家有婴幼儿要出门时,老人总会折一枝桃树枝子插在要出门的婴幼儿的身上,也是法乎此也,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

萧绎的《金楼子》是说:鬼怪,鬼魂,死人的灵魂,从阴间出来,必须是在晚上的阴时,但如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天亮之前还没有回到鬼怪的灵魂的世界,也就是阴世间,便被视作恶鬼,就会被鬼魂的执法者,“神荼和郁垒”逮住去喂老虎。所以在夜间出游的鬼魂,必须在鸡鸣之前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

红楼梦》的作者如此的安排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还是我牵强附会呢?接着看《红楼梦》的原文,元妃一出场,便是“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这个“翣”字,是指棺羽饰也。是古代的棺饰,垂于棺的两旁。《周礼.女御仆》载:“大丧持翣”。翣,棺饰也。那么元妃省亲时用的是“龙旌凤翣”,也就是说用的是天子皇帝,龙的旌旗,皇后级别的棺饰。元妃不是书中说的皇妃,而是已经死去的皇后。但有人非要把“翣”理解成大羽毛的扇子,当然也是可以的,我也很尊重你的读法,见仁见智吗。

元妃为什么晚上回娘家,元妃回娘家为什么哭(4)

“雉羽夔头”的“夔”字是一种神兽,一条腿,状如牛,苍身而无角。我们知道,给死去的人扎坐骑的时候,男人死了是要扎纸马,而女人死了是要扎纸牛的。当然现在还有人扎的是汽车,但我说的是《红楼梦》。所以当元妃省亲的时候,便是打着她入土时的凤翣,骑着夔牛而来的,是从阴间走出来,所以才说那是个“见不得人的去处”。

当然,这是一句双关语,既是指阴间的去处,同时也是指皇宫大院的“见不得人的去处”。也是警告在场的人,“须要退步抽身早”,那不是人能去的地方。作者一贯喜用双关语,往往是一语两鸣,这是因为作者既想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又因为害怕文字狱,必定是在监狱中写的,随时有被*的可能。所以多用莫棱两可的语言,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说也成,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接下来就是元妃要走了,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众人谢恩已毕,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古代是以十二属相来标明时间的,一个属相为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是从二十三点到凌晨的一点。而丑时为凌晨的一点到三点。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丑正三刻,应为凌晨的二点四十五分。这时距三点多的头一遍鸡叫,已没有多长时间了。黛玉有诗云:“半轮鸡鸣五更残”之句。这里的“五更”就是指四点左右。因为元妃是以其灵魂省亲的,所以必须要赶在头遍鸡叫之前回到阴间。所以才有:“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之说。

元妃为什么晚上回娘家,元妃回娘家为什么哭(5)

这里还是需要说一下,在中国,自清入关以来,就没有皇妃或皇后回娘家省亲这一惯例,就算是慈禧太后这样的实权人物,也没有能回过一次娘家省亲。那么《红楼梦》中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段情节呢?真的象批者脂砚斋所说的,是借元妃省亲来表现南巡吗?从文本上来看,更象是作者借南巡的排场,写自己的母亲,并向母亲诉说自己所遭遇的委屈和不幸,希望母亲的在天之灵,能够保祐自己,梦想重新获得太子之位。

那么《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废太子胤礽吗?有证据吗?能形成证据链吗?那曹雪芹呢?欲知详情,且看我下节分解。

【喜欢我的别忘加关注噢,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