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何选择,就去抛硬币吧,不是因为它能给你正确答案,而是因为在硬币被抛到空中的那一刻,你就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姜晓雪起初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可一旦她想把这个道理套用到自己的相亲时,瞬间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很多时候,生活所给予自己的并不是二选一的选项,而是更加复杂,“当你要面临八选一、十六选一,甚至更多选一的时候,无论怎么把钢镚往天上扔,你也没法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你已经凌乱了,茫然了,之前在心中设定的标准在数不清的冲击中,垮掉了”。
在她的认知里,谈恋爱是以感情为出发点,相亲则是以“条件”为开端,虽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婚,但二者总有些什么地方不太一样,或者说,对于相亲,她始终心有不甘。
她不知道究竟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稀里糊涂的状态,让她在刚回到鹤岗时对自己在相亲市场中所处的位置缺少明确的认知。那时姜晓雪从没觉得自己处在相亲鄙视链的底端,她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一定是‘剩男不剩女’的,女人只要不疯不傻,总会嫁出去的,何况我长得也不难看,虽然不是正式公务员,也总归是政府里的人”。
可在2015年,方明的出现,敲碎了她对于自己的想象。
方明是佳木斯人,虽然紧挨着鹤岗,佳木斯却足以算作“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底气,又有“公务员”身份的加持,方明在见面之初就给姜晓雪留下了很高傲的印象——不是不礼貌,而是太礼貌。在聊天时,方明处处都刻意显示出东北男人应具备的“爷们”和“礼数”,这种做派让姜晓雪浑身难受,“他好像一直用眼睛瞟着我,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还有浓郁到要爆炸的优越感让我很不爽”。
姜晓雪说自己只是个“临时工”时候,方明的脸上显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诧——虽然只有一瞬,并且很快就被礼貌性的微笑覆盖掉了——可那一瞬,却让姜晓雪第一次切身认识到自己“身份”的尴尬。于是,聊到一半,姜晓雪找了个借口,落荒而逃。
打一参加工作,单位的领导和父亲就时不时劝姜晓雪,“努努力,考个公务员”。可她之前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方明这个略带鄙视的神情出现。
“我告诉我自己,姜晓雪,你不能再混下去了!”
于是,在回到鹤岗第2个年头,姜晓雪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公务员考试。作为老少边穷地区中的“边”,鹤岗每年都会以比较低的条件对外公开招考职位,所以像姜晓雪这些“专科”出身的人,也依然有机会在这个“十八线小城市”里鱼跃龙门,进入“体制”。
虽然以“小城”为修饰语的“体制”好像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受到追捧,但这却是姜晓雪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堂”——除了工作稳定、工资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真正让姜晓雪想要进入“体制”的原因,就是她在相亲过程中受到了太多像方明这样的“鄙视”。
在这里,相亲时彼此谈到“条件”,总会被具象为各种“身份”,如果没有“公务员”“事业编”“中石油”“中海油”“电业局”“烟草公司”这样“高大上”的标签,无论男女,在相亲市场上就是被鄙视的对象。理想中的“爱情”可以超越身份的设定,可一旦落实到“婚姻”上,所有能被超越的东西,就摇身一变成为计较得失的算盘,每个人都在心里拨动着算珠,一阵噼里啪啦过后,“合适”与否,也就彼此心知肚明了。
但通向“体制”的路并不那么平坦,对姜晓雪而言甚至有些过于艰难。“我也想学,可是学不下去”,每次摊开复习资料,她就会觉得很无聊,不知道有什么意义,“那些图形什么的好像鬼画符,我怎么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利,姜晓雪又淡然了:“反正学不下去,还不如顺其自然的好。其实后来想想,我也能理解方明,之前我在相亲的时候,也因为对方不是‘体制内’的人而不想见,这可能就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在所有的季节里,姜晓雪最不喜欢春天。生机盎然或者万物复苏,也抵不过鹤岗颠三倒四的气温变化,刚要融化的土地旋即被冰封,和煦的春风随时被寒流赶跑,这是一个有些混乱的季节,令人厌烦。
2016年春天,姜晓雪的母亲因肺癌恶化离开了人世。送母亲走的那天,天蓝气清,在清晨的悲伤里,她亲眼看着母亲被推进火化炉,不久,一阵青烟飘起,然后默默消散。
这一瞬间,她突然想明白了自己两年半之前为什么会选择回到鹤岗。
姜晓雪之前一直将影响她人生节点选择的因素归结于父亲的保守和自私——比如,从小就对军队充满着向往的她,本来在大三那年已经一只脚踏进部队大门,可远在鹤岗的父亲一通电话,就打消了她的选择;毕业之后,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的她还想在沈阳再“挣扎”一下的时候,也是在鹤岗的父亲一通电话,把她叫回了这个她曾经以为再也不会回来的老家。
但在母亲的葬礼上,姜晓雪却突然意识到,与其说是父亲把她拉回鹤岗,倒不如说是她选择了父亲,或者说,是她自己在“有其他可能的人生”和“孤独地生活在边境小城的父亲”之间,选择了后者。
姜晓雪7岁那年,父母因为感情问题分道扬镳,她被法院判给了父亲。离婚后母亲独自一人南下沈阳打工,此后的9年时间里,父亲是她唯一的依靠,直到初中毕业,她才在母亲的引领下离开鹤岗,走出父亲的庇护。
所以,当她想要去当兵的时候,想要在沈阳闯荡的时候,听见父亲在电话里剩下的唯一一句“回家吧”,心底深处就软了,不由自主地选择了遵守。
情感的幽深需要时间去体会,而选择在那个时间回鹤岗,也有很现实的原因。
2013年姜晓雪毕业之前,母亲被确诊为肺癌,一个人过了大半辈子的母亲无法在沈阳再给予她照料,父亲便成为了她最后的港湾,“女孩子,不要在外面瞎胡跑,守家在地,安安稳稳的,挺好”。
在母亲生命最后的岁月里,虽然不再有夫妻的名分,但父亲依旧陪伴在她的左右。两年半的时间里,父亲毫无怨言地带着母亲去医院求诊治疗,从母亲住院后的喂汤喂药、端屎端尿,再到后事料理,都是父亲一人操持。姜晓雪在那段本应忙乱不迭的时光里,却感受到了亲情里久违的宁静与坦然,她觉得人生在世,真正重要的东西大抵如此。
在煤矿干了一辈子的父亲没有什么嗜好,就是喜欢下班后就着花生米、小拌菜,抿两口鹤岗本地产的纯粮食酿的散装白酒,图一点短暂的自在。姜晓雪自己也是个“酒腻子”,经常在晚上陪父亲小酌两杯,父女二人东拉西扯,唠唠一天里发生的事儿,然后晕乎乎地睡上一觉。
唠嗑中当然少不了提到相亲的事儿,虽然当初推着她去相亲的是父亲,可他却真的怕姜晓雪自暴自弃,把人生大事草草应付了事,总是嘟囔着,“要遇到真正对你好的才行,这种事儿急不来”。
实际上,姜晓雪暗地里也把父亲的意见当作标准,母亲临终前父亲的倾尽全力,让她开始重新认识了这个男人,并把他当做未来丈夫的模板,“我觉得我应该找个这样的男人,有担当,有情义”。
可似乎越是这样想,她就越不能真正相信相亲的效用,“就是从那段时间开始,我重新思考,是不是还要相亲?”她有时相信“姻缘天定”,但又知道不能“画地为牢”——“难不成,爱情真的会突然来敲门?我还是得一个接一个地见”。
姜晓雪这些年的相亲范围不可不谓之广泛:从男方的职业上来说,警察,法官,医生,教师,私人老板,工人,应有尽有——特别是警察,她几乎和所有的警种打过交道,缉毒警,刑警,交警,法警,狱警,民警,铁警;从地域上看,鹤岗市区,萝北绥滨两县,宝泉岭农场,甚至于邻近的城市,无一不在她的“网络”之内。
广泛撒网是有了,可那条想要的鱼却始终没有捞出来。如此大面积的“捕捞”,姜晓雪的心气在一点点耗尽,对于另一半的期待越来越低,到后来,有些家人安排的相亲,她直接拒绝见面。可在小城的熟人社会里,很多相亲是由同事、朋友、领导给牵桥搭线撮合的,为了维系人际关系,她实在是没有拒绝的底气,只能“恭敬不如从命”。
在众多的相亲对象中,不是没有人能够撩动姜晓雪的心弦。
2017年5月,鹤岗的春天刚来不久,就又被一阵寒风匆忙赶走,没来得及发芽的叶子重新缩在枝丫里。姜晓雪出了门,坐在“绿丝”靠窗的座位上,将深红色的呢子大衣板正地叠好,放在背后。
坐在她对面的,是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王家河,27岁,铁路警察。
姜晓雪是那种相信一见钟情的人,从进了“绿丝”的门,她的目光就牢牢锁定在了王家河的身上。这个男人肤色很白,跟平时在火车上见到的黝黑的铁路警察不太一样,远远地看去,五官端正,英气逼人,虽然坐着,也能看出来个头很高,姜晓雪心里一暖,向对方微微笑着,优雅地走了过去。
之前,朋友想要告诉她男方的基本信息时,她明确地制止了。她告诉朋友,只要告知见面时间地点就好,其他的一切都等见面后她自己了解,以免丧失“神秘感”。
姜晓雪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是这么想,她吃过太多“介绍人”的亏。她对于介绍人的信任是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的:同龄的朋友最高;其次是父亲;再往下是领导、同事;最后是各种亲戚。如果男方是隔着好几层关系转着弯儿介绍来的,她一般都是直接回绝——不是对方一定不好,而是几个介绍人在中间传话的过程中,难免会歪曲真相。
之前的一次就是,对方是她“小姑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亲戚的孩子”,小姑没见过,小姑的朋友没见过,小姑的朋友的朋友也没见过,但是经人说,对方1米9的大个头,长相英俊不凡,在市里二院做医生,条件很不错。姜晓雪想,那就先加个微信吧。
微信很快通过了,她第一时间翻对方的朋友圈,看见里面总有一个小胖子的自拍,个头不超过1米75,于是她单刀直入,问对方:这是你吗?对方很爽快地承认:是呀。姜晓雪心想,个头对不上,工作总没问题吧?可聊了一会儿,小伙子说他在医院是做设备维修的。姜晓雪一听,得,维修设备的也穿白大褂,说是医生也没什么问题,不怪他。
于是,姜晓雪开始在相亲时,开始选择什么都不了解就去“单刀赴会”,家人和朋友都觉得她“不正常”,父亲也说她简直就像个没头的苍蝇,胡乱撞。可姜晓雪心里却有着自己的考量:这样做可以尽量地弱化相亲的“仪式感”,要不,即使男方再好,自己也总觉得“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