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很准确,也很符合誉王心狠手辣的性格,虽然当时他认为长苏倒向了他,但对他来说,保住长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打倒谢玉,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靖王,誉王注定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
关键人物的作用我们来捋一下长苏安排的这些关键人物的作用。
宫羽的作用是扰乱长公主心神,更重要的是作为当事人把当年的真相说出来,造成谢卓两家不两立的局面。
夏冬和蒙挚的作用是震慑住谢玉,好让谢玉没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事情抹平过去,尤其不能轻易灭了卓家的口。
岳秀泽的作用是削弱卓鼎风的战斗力,让谢玉真正动灭口的心,其实如果谢玉不先动手的话,卓鼎风不一定有这个魄力和他翻脸的,后面21集长苏问了他这个问题,他回答的是“不知道”,所以其实这件事情,还是得逼着谢玉先动手,而岳秀泽比试的剧情,并没有大家看起来的那么多余!
宇文念的作用是为了作为揭开景睿生世的切入点,并且作为直系亲属作证,毕竟凭宫羽一个人,是没有说服力的。
誉王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事态的发展,以及给谢玉扣一个绝*,否则不管谢玉犯多大的事,如果没有誉王出手的话,都是死不透的。
长苏要借刀*人,当时场上最利的刀,非誉王莫属了。
还有一个人的作用,可能被大多数人忽视,甚至可能完全没有人注意到。
豫津。
我前面说过,最终让谢玉就范的是长公主手里的那把刀,但根因却并不是长公主,而是言侯,而言侯之所以会来,是因为豫津在谢府,誉王或者长苏应该派人去通知过他。
言侯的到来,给局势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巡防营统领欧阳迟的反应很微妙,和誉王对峙的时候,他特别硬气,完全一副不把誉王放在眼里的态度,一口一句“奉命行事”,而言侯来了之后,他头更低,眼神也立马变了,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秒怂”。
不得不佩服导演和这个演员,欧阳迟看言侯的那个眼神简直绝了,害怕中透着尊敬,惶恐中透着犹疑,甚至还带着些许微妙的感动,显得极度矛盾。
再加上那一句诚惶诚恐的“末将忘了谁也不敢忘了您啊”,活脱脱像一个小兵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将军。
从这个微小的动作中,可以看得出来当年的言侯爷是怎样叱咤风云的风采,那样的风采让无数欧阳迟这样的军人,一生都在仰望啊(所以知道言侯当年有多牛逼了吧)。
而谢玉呢,谢玉一听说言阙来了,脸色立马就变了,当时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好办了 ,后面府门前言侯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谢玉的失败。
因为“刀斧挟身而不惧”的言侯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往上走,那谢玉能怎么办?*了他吗?
无论如何都已经是死路一条了,而长公主的拿把刀,只是给了谢玉一个顺势而为的理由而已。
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对于长苏来说,扳倒谢玉,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说是目的,是因为谢玉在赤焰案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算得上是林氏一族最大的仇人之一,你看24集,知晓真相的夏冬在城门口看谢玉那种吃人一样的眼神就知道,处于整个案子最中心的长苏,要说不恨谢玉是不可能的,只是为了大局,他不得不暂时放他一马。
说是手段,是因为谢玉的倒台直接引发的是太子党的没落和靖王的崛起,以及赤焰真相的一步步揭开。
谢玉发配黔州之后,夏江多次派人出手暗算,但都被江左盟的人帮忙化解了,我倒觉得长苏也不是非要帮他,只是时机未到,谢玉死了手书会公开,而当时靖王羽翼未丰,并不是揭开赤焰案的良机。
第51集,谢玉死讯入京,长公主和景睿从谢玉手书中看到了赤焰案的真相,最终决定把手书交给当时已经成为太子的景琰。
谢玉的死的时间很巧,感觉多半是人为的,出手的人无非就那几个,夏冬的人有出手可能(但可能性较小),夏江留下的一些党羽也有可能对谢玉下手(江左盟彼时肯定不再保护谢玉了),但最有嫌疑的还是江左盟,不过从长苏知晓真相的反应来看,不是他的安排。
这赫赫扬名的一品侯府,最终都化为了泡影,也算得上是谢玉自作孽不可活吧。
只是,比起九泉之下的七万赤焰冤魂,这么死确实有些太便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