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在一望无际的茶园里,生活慢了下来:
三十岁,只是被时间偷走了一点小青春。带给我们的却是独一无二的阅历,体悟情感的经历,和追求更好的动力。
王漫妮在酒吧里和梁正贤重逢的那一幕,更是典型的爽剧画面。梁正贤透露出自己已经和香港的女友分手,并以“一起看看世界”的理由提出复合。
此时王漫妮用果断而漂亮的姿态回答他,“世界的景色是挺多的,我也想看一看,但是现在我更想一个人去。”
肉眼可见,每个人都在变得更好。可谓是另一种层面的完美结局,但它经不起仔细推敲。
钟晓芹豆瓣阅读出书真的能挣160万吗?有同为豆瓣阅读的写作者吐槽自己连160块都挣不着。
王漫妮在短短几个月内,性格变化太快,她是怎么决定去爱丁堡读设计的?
顾佳靠开茶厂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当她站在绿茵茵的茶林里,联想到网上热议的林有有,莫不是在讽刺什么?
《三十而已》急于向我们呈现出主人公漂亮翻身的结局,忽略了其中最艰难也最重要的过程。
的确,我们渴望看到一些体现三十岁女性困惑和真实处境的影视作品,来解答大众的疑惑,或抚慰人们的沮丧。
但在问题没有给出解决之前,以从天而降的完美结局结束这场闹剧,显然不合适。
这个夏天,30 女性们前所未有地被大范围地讨论,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三十而已》。无一例外,它们也背上了高开低走的骂名。
30岁是个人生的节点,告别了青涩的20岁,迎来了更多关于职场晋升,婚恋家庭甚至子女教育等更复杂的现实难题。
“姐学”盛行背后,我们想看到,体面优雅的姐姐们是如何找到这些问题、解决问题,再迎接新的问题,从而面对生活给出的挑战。
不是作出虚无的保证“未来将会一片光明”,更不是哪怕功成名就无可挑剔的姐姐们,依然要像20岁小姑娘一样为了舞台削足适履。
我认可编剧的立意:“三十”是内容,“而已”是态度。“而已”代表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30岁又怎样?无论什么年龄,都能自己决定开始和停下的脚步。
体面的生活,从容的态度,都是要挣的。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思考,更多次挑战,无法凭空获得。
这部电视剧的结局,像是短暂甜蜜的安慰剂,安慰剂造成的虚幻再美好,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故事里的三位女主角看上去都获得新生,找到了人生的正确解答。
而故事外,社会依然充斥着年龄焦虑,职场晋升不公,单身女性被催婚,已婚已育女性面对职场和家庭的权衡。
30 或者即将30岁的普通女性,前方仍然是一团看不清的迷雾。
图片来源:电视剧《三十而已》《都挺好》剧照。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当女人30不再成为话题,才是真正的“三十而已”》
2.新京报书评周刊《<三十而已>:女性并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
3.首席商业评论《<三十而已>凭什么成为爆款?》
4.ZAKER《独家丨<三十而已>编剧自述:创作没有奔着“爽剧”套路,就是想写真情实感》
5.南方人物周刊《三十而已:中产阶层焦虑和独立女性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