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王强最后去哪了,铁道游击队的王强最后怎样了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15 05:10:45

铁道游击队

这是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铁道游击队最著名的战绩,史称“沙沟受降”,可见他们斗争艺术已经炉火纯青,这个事件被载入解放军军史。

抗日战争结束后,游击队编入正规军,舞台大了,郑惕更是大显身手,一路高歌猛进,从团政委和参谋处长不停地进阶,解放后任志愿军副师长,参与了入朝作战。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3年郑惕离休,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建成后,他将沙沟受降时缴获的日军指挥刀赠送给了展览馆,为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增添了更生动的情节,最有价值的证据,成为展览馆震馆之宝。

铁道游击队王强最后去哪了,铁道游击队的王强最后怎样了(13)

铁道游击队

芳林嫂人物的由来和结局

游击队在打击鬼子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帮助,其中有很多女性,她们利用自己不被注意点优势,经常为游击队通风报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伤员。

在电影《铁道游击队》中作者把广大群众和游击队亲如一家的关系,通过芳林嫂这个人物表现出来。

按照作者刘知侠的构思,芳林嫂的主要原型是一个叫刘桂清的女人,她1898年生于山东济宁鱼台县,这是一个坚强的战士,是个非常可靠的人。

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担任铁道游击队地下交通员。由于情况紧急,任务非常频繁,她为了完成任务不顾危险,以至于两次被捕,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没有透露给敌人信息。

铁道游击队王强最后去哪了,铁道游击队的王强最后怎样了(14)

刘桂清

游击队拼死营救,她才获得自由。有了芳林嫂,游击队更方便和老百姓交流,很多重要信息都是芳林嫂搜集来的,她还在生活方面关心游击队员,帮他们补衣服,洗衣做饭,让游击队有家的温暖,游击队员们非常尊敬他。

解放后,刘桂清作为资深革命者,她头脑清醒,深明大义,从来没有迷失方向,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在那个特殊年代,王志胜和刘知侠两人因为一些问题遭遇不公平待遇,刘桂清知道了后据理力争,还像在游击队的时候那样,关心保护他们,让他们重新获得尊严。

两个人无限感激,这就是铁道游击队的战友情,即使战争结束了,他们还是亲如一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刘知侠创作了小说《芳林嫂》。

铁道游击队王强最后去哪了,铁道游击队的王强最后怎样了(15)

芳林嫂剧照

如今近百年过去了,当年的游击队员大部分已经离开了我们,铁道游击队已经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他们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却不断被人称颂,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现在铁道游击队已经成为枣庄红色文化最亮的名片,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圣地,为进一步弘扬铁道游击队精神,政当地府建立了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

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占地600多亩,全面展示了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不屈、浴血抗战的传奇历史。

“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丰功伟绩。铁道游击队的精神已经成为永远的丰碑,他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歌颂。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