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那个风雨摇曳的特殊时期,身患癌症的张茜强忍着病痛,以惊人的毅力整理了丈夫生前的手稿。此时,没有出版社可以出版,她就手抄,担心自己时日不多怕来不及完成,就让儿子们一起来抄写,身边的朋友们看了,纷纷加入一起帮着来复印。终于,在张茜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愿的将那个文韬武略雄姿飒爽的元帅、妙语连珠的外交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陈毅真实的展现在亿万群众面前。
她完成了第一心愿,却未能看到最后的朝阳,1974年3月20日,带着些些遗憾,年仅53岁的张茜燃尽了最后的生命之火。
三年后,由张茜整理的遗作《陈毅诗词选集》问世。从诗篇中,让我们再次深入地了解了那位博学多才的大元帅在抗战军旅生涯中的真情流露和他的生平经历。
我们也从只言片语中,读到了那位小他21岁,陪伴他度过30多年的妻子——张茜。
1958年7月,陈毅全家合影(右二张茜)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名女子,在生命尽头对抗着病魔,也要拼命完成丈夫的遗愿?又是怎样的一份感情,让他们21岁的年龄差谱却写出了一首动人的革命爱情曲……
张茜,原名掌珠,她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反之,她出生在武汉一个贫下家庭,父亲没有稳定职业,全家指望母亲做手工活计的微薄收入生活。在父亲眼里,一直认为“女子便是德”,况且女子长大了迟早都是要嫁人的,养活已属不易,更甭谈受教育了。幸好,小张茜的母亲十分开明且很有主见,在她看来,世道变了,女孩子也应该要学习文化,毕竟,靠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人生还是要靠自己。
母亲每月从她微薄的收入里抠出一点来,这样,让小张茜得已继续上学。
张茜很珍惜母亲给她创造的学习条件,在学校,她学习刻苦,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张茜上中学时,是学校公认的佼佼者,加之她形象好,长相甜美,学校一有舞台节目,都会选上张茜出演。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16岁的张茜随着吹响的革命号角,也加入到了抗日的浪潮,街头演戏,纱厂宣传、募捐,小小年纪的她和同学们热心的为抗日奔走着。当然,这一切,她的父亲并不能苟同,她担心女儿的安全,但也考虑到她就快到嫁人的年纪,想早早给她定下婆家。
这当然和张茜心中所想不一致,多年来接受的教育,让她懂得了不少道理,自己的命运更不可能掌握在别人手中,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况且,此时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全国上下到处都是对抗日军侵略的呼声,爱国学生张茜自然感召到这股力量,她觉得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理应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
1938年的春天,17岁的张茜独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瞒着家人从武汉随着抗日的队伍,千里迢迢来到了新四军所在的皖南地区。
张茜成为了这里服务团的一名戏剧舞台演员,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开始学会揣摩出演人物的心理活动,经她出演的角色总是能演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她出演“小白菜”这个角色时,生动的演绎甚至让战士们忘记了她原来叫张茜,都直呼她为小白菜。
张茜很喜欢此刻的自己,既能完成革命理想,又能做着自己喜欢的戏剧事业,她很满足。
可是,有一个人的出现,却给张茜人生中出了一道艰难的选择题,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
就在张茜经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离开父母走进军旅生活期间。多次与陈毅“擦肩而过”,1937年12月,张茜所在的武汉正发生剧变,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陈毅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移驻江西南昌。辖队分成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之后,支队组织抗日武装向皖南挺进。
冥冥之中,这场注定的缘分让二人邂逅,却没有发生罗曼蒂克的爱情。
陈毅第一次遇见张茜,是在一场舞台演出节目上。
台上,张茜活泼聪慧、娟秀可人的形象和她身上透出来的灵气令陈毅一见倾心。
台下,在连续游击战争中磨炼得又黑又瘦略显苍老但仍透出一股诗人气质的俊才陈毅却没能让女主角瞧过正眼。
自从佳人从台前退下后,那靓丽的身影便在陈毅心中挥之不去,他的好友兼服务团的副团长谢云晖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在他看来,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十多年的陈毅也是时候成立自己的家庭了,况且,一个是博学多才又曾留学法国的革命老将,一个是美丽大方有着革命理想的新女性,郎才女貌,很是合适。
谢云晖兴奋的找到陈毅要给他们牵线,哪知,陈毅一口回绝了。他摆摆手说道:“追女孩子还是得我自己来,你就给我创造个机会就行了。”
就这样,一场在军部图书馆的“巧遇”正式拉近了陈毅与张茜的距离。
陈毅的表白直接爽朗,张茜面对眼前这位气魄非凡又不失诗书气的成熟男人有些心动,又有些迟疑。
在那次偶遇后,陈毅又要深入敌后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只要一得空,便会给张茜写去一封封吐露心声的情书。
渐渐地,他们在书信中来往频繁起来,不过不久,这段感情就让张茜陷入了无限苦恼之中。
首先,服务团的其他小伙伴们在背后有了各种各样的议论,有说张茜为了想当官太太排戏也敷衍了的,有说张茜就想贪图安逸不愿献身演艺事业的,甚至有女伴“好心”提醒她不要给一堆孩子当后妈……
谣言四起,张茜既生气又不免在心中画下一个个问号。是啊,陈毅年近四十了,不可能没结过婚,想必孩子也是一定有了,再者,如果自己嫁给他,就一定不能继续排戏进行戏剧事业了,这是她最热爱的,她当然不想放弃。
毕竟,她和陈毅之间的交流太少了,很多事情在书信当中都未能谈及。张茜陷入困惑、苦恼、压抑、痛苦中,思前想后,她觉得趁现在了解不深不如快刀斩乱麻。这时,恰逢陈毅又一次给她来了一封书信,张茜立马写了一封回信,内容如下:
我今天当着谢云晖副团长的面,把你给我的来信全部烧毁了,以此表示我的决心,从今日起再不与你联系。我要在服务团内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钻研戏剧,一起献身文艺事业,并准备革命成功后,一起到国外深造,为促进中国的戏剧事业发展竭尽全力,希望你不要再来信打搅。
冲动之余尚有一丝理智的张茜,在信还未寄出时想了这样写会不会太不留情面了,她先拿着信找到了谢云晖,她把信往谢云晖面前一放,并十分笃定地表达了来意。
谢云晖用眼扫了一下信的内容,心中立马“咯噔”了一下,好犀利的丫头片子,不禁为好友陈毅捏了一把冷汗。
谢云晖毕竟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他当然知道感情不能勉强,但他是了解陈毅和张茜的。谢云晖决定和张茜聊一聊,通过交谈后,他知道了张茜心中的“疙瘩”,也明白了他们当中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皆因彼此间太缺乏正面的相处。
谢云晖先是跟张茜说:“你热爱戏剧,有事业心这是好事,对待爱情考虑问题周全,这是对的。虽然,选择恋爱对象是你自己的事,强扭的瓜也不甜。不过,我希望你在看待这个问题上能更客观些。从组织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很愿意像陈毅这样这样为革命奋斗了一二十年的老同志找到幸福的,从他个人讲,陈毅司令的确结过婚,爱人已经牺牲,没有孩子,他对你的感情是很认真的。”
听到这里,张茜心里的疑团解开了一点。
谢云晖继续和她说道:“张茜同志,这是你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你可以继续观察观察,了解过后再作决定,看看你们是不是有共同语言,能否建立感情……”
谢云晖没有直接为自己的好友辩解,也没有在张茜面前夸陈毅如何如何好,他希望张茜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里去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打下更坚实的感情基础。
陈毅实在是太忙了,谢云晖有意给他们创造了接触的机会。只要军部开会,服务团就会请陈毅司令来作形势报告,看演出,甚至有好几次还请陈毅带领服务团去到友军阵地演出。
不过,真正令张茜对陈毅一改往日印象的,还是她随着军部检查团来到一支队所在的江南水乡。
从前,都是她在台上,陈毅在台下,虽然隔得近,心却始终未能真正打开。
这次,在江南水乡,是陈毅抗战指挥的大舞台。陈毅没有更多一点的时间来陪张茜,在指挥部里,在敌人的炮火中,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亲自指挥打了大大小小的仗。
陈毅忙进忙出无暇顾及其他,张茜却没有失落,这样的陈毅是她从前所没有见到的。
一次,她跟着首长和同行女伴来到了陈毅住过的农舍,只见他的床头上放着一叠厚厚的书,其中,不仅有装帧精致的法文版小说,还有线装古书。张茜没有想到在这么严峻的敌后斗争,随时可能面临鬼子的大扫荡中陈毅还能保持看书的习惯,心里不免暗暗折服,她想起了他们第一次在军部图书馆的“巧遇”。
张茜自己也爱学习,但是陈毅这股坚持学习的精神给了她不一样的力量。
“难怪他知识渊博,讲起话来妙语连珠,想必是跟他一直以来坚持学习有关。”
再读他写给自己的情诗:
春光照眼意为痴,
愧我江南统锐师,
豪情廿载今安在?
输与红芳不自知。
张茜不禁脸红心跳起来,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统战各方的雄才竟是这样一位真意痴情的恋人……
越深入了解,对陈毅的好感越增。不知不觉中,爱情之花在悄悄绽放,她对他的情变得越来越深,但凡知道他在战火纷飞的阵地,看不见他,就会揪心的想念。
在繁忙的工作中,陈毅也终于抽出了时间,详细地跟张茜谈起了自己的两位前妻:菊英和月明,痛苦的往事历历在目,谈起这些,陈毅脸上流露出的沉重表情让张茜心疼,她决心用自己的爱去抚慰这颗伤痕累累的心。
1940年春,这对革命情侣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建立起了幸福的家庭。
新婚不久,陈毅接到军部命令便匆匆与张茜分别,率领主力部队离开了苏南茅山根据地,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战战场。而张茜呢,也没有让自己闲着,她来到了苏中搞地方工作。
1942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陈昊苏出生,而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称得上是”老“来得子的陈毅只匆匆瞧了一眼孩子抱了一下就又挥师进军淮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