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21 12:43:49

投壶赋诗

秦汉时期斗诗形势虽有所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斗诗形式与春秋时期大同小异。发展至魏晋时期,又迎来了斗诗大会的巅峰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涌现了大批文人,诗歌体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五言律诗、楚辞、汉赋相继出现,为斗诗大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斗诗形式十分有趣,竟然出现了所谓的“南北差异”。

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5)

洛阳金谷园

在北方中原地区,有一位热衷于“当筵赋诗”的西晋文人石崇。此人不仅在诗文方面造诣极高,还是河南洛阳当地的一位大富豪。为了推行斗诗大会,他在洛阳郊外的金谷涧购买了一块地,花费大价钱修建了“金谷园”。每当要举行诗友聚会宴席之时,石崇就将文人墨客邀请至金谷园,在这里聚会赛诗。

宴席上总有人会写下诗篇佳作,为了将这些诗作永远保留下来,石崇编写了一本《金谷诗集》,这本诗集中不仅收录了宴会上的佳作,在诗集序文中,也明确写出了“宴会斗诗”的规则:“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北方中原的斗诗方式,就被称之为“金谷酒数”,后世“罚酒三杯”的风俗,也是由此而来。

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6)

曲水流觞

至于南方的斗诗形式,在中学名篇《兰亭集序》一文中,就有所体现。其实这一场兰亭之会,就是南方人的诗词大会。这篇文章中有记载,众人在作诗、斗诗之时,就是以“曲水流觞”的方式进行的。众人坐在溪流下游,当漂浮在溪流之中的木质酒器“觞”,在谁的面前停下或者打转,这个人就需要吟诗作赋,其他人则需要唱诗应和。就是这样一场兰亭大会,让王羲之写下了《兰亭集序》这样旷世不朽的名作,同时也让“曲水流觞”的斗诗方式,在文人墨客之间流传开来。

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7)

飞花令

有着“诗的王朝”美誉的唐朝,又有哪些颇具特色的斗诗方式呢?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顶峰时期,这也是一个离不开诗与酒的年代,从上至下人人都喜欢诗歌,这也是唐朝能够在诗歌长河中闪耀出耀眼光芒的原因之一。其实要给唐朝文人一场酒局,他们就能拉开自己的“斗诗会”。最著名的斗诗方式,当属前文中所提到的“飞花令”。飞花令得名于诗人韩翃所作《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

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