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21 12:43:49

飞花图

“飞花令”的斗诗方式,也与这句诗句息息相关。起初飞花令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每个人所答诗中必须出现“花”这个字;为了增加飞花令的难度,不止以“花”为令,任何一个字都能成为“令字”,所以飞花令又名“拈字流觞”。除此之外,不同的场合飞花令的难度玩法也有所不同。
为了增加行令难度,有人在酒席上会规定“令字”出现的特定位置,比如第一个人的行令诗为“花落知多少”,那么接下来第2个人所接诗句中的“花”字必须出现在第2位,否则将要接受罚酒的惩罚。当然,有些飞花令也不讲究次序,只需要每个参与者都说到与“花”有关的诗句,这场酒席才能结束。

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9)

宋人唱酬

最后,再来看看宋朝的“斗诗大会”。宋朝是一个“词的王朝”,因此,这一时期应该是以“斗词大会”为主。不过宋人也继承了唐朝文人的“斗诗”精髓,他们的诗词大会,也离不开美酒,不过这个时候的斗词方式,已经由原来的飞花令变成了“唱酬”。由于宋人美学讲究的是淡雅之风,与唐朝的繁华之气全然不同,宋朝文人在“斗词”时更加讲究规矩,填词之时必须依据词牌和格式,这就让宋词模式更加固定。

庆余年殿前斗诗是第几集,庆余年朝堂上对诗是第几集(10)

《庆余年》斗诗剧照

​古人的“诗词大会”,可谓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无论是《庆余年》中的斗诗场景,亦或者是《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只体现了古人斗诗之法的一部分。更何况,千年以前文人“斗诗”,讲究的是有感而发,随时提笔写诗词。现如今,人们所能看到的诗词大会,基本上都是以背诵古人诗词为主。希望在未来某一天的诗词舞台上,除了古人的经典名篇以外,又有新的诗词佳作再次上历史舞台。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