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国际环境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在人类和平与民族大义面前,极少人曾注意到,在华夏神州的某片土地,正蔓延着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灾害:中国河南,在旱灾、蝗虫、战事的三重作用下,千万灾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逃荒路上,饿殍千里、哀鸿遍野。
据《河南省志》记载,1942年全省普遍大旱:“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
灾荒面前,3000万河南人,一年之间锐减300万。令人悲痛的是,真实的历史远比这些数字还要残酷。饥饿的岁月,无情的战火,人性也不断面临现实的反复拷问。
2012年,冯小刚将这段往事搬上荧屏,用电影《一九四二》——一部改编自河南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作品,向我们再现了那个年代的悲惨记忆。
大灾之年,战事在即,在灾民“洗劫”中失去儿子的老东家范殿元带着剩下的全部家当,与老婆、儿媳、女儿星星及长工栓柱踏上了前往陕西逃荒的路途。西去路上,在经历了日军的狂轰滥炸、国军的肆意抢夺之后,老东家一贫如洗,一家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灾民,柴火树皮成为了唯一可充饥之物。
面对国民党政府的救灾不力,以老东家为代表的的灾民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度日。儿媳在产下孙子后离世,老婆也在到达洛阳时咽气。为了活着,女儿星星卖掉自己换来了5斗米,长工栓柱又在寻找花枝女儿的路上被日本人*死。
到达陕西潼关时,唯一的孙子在怀里闷死,老东家孑然一身。漫天雪地,万念俱灰的他逆着逃荒人群,带着同样孤身一人的小女孩,往家乡河南的方向走去。
《一九四二》中老东家一家人的悲剧,无疑只是这场灾难的缩影。冯小刚以极尽写实的场景向我们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同时也将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最真实的人性撕开给观众。无论是老东家,还是他的女儿星星,亦或是长工栓柱,他们都流露出了现实重压下最原始的人性。
01老东家:人性本就是善与恶的双重体罗马新柏拉图派的哲学家、奠基人普罗提诺说过:“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话外之意无外乎这个世界上虽有绝对的善恶,但更多的人倾向于善恶一体。《一九四二》中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就是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