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哪年拍的,廊桥遗梦的原型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06 13:04:40

进入中年,各种付出需求下,人十有八九是缺爱的,尤其是爱情。

某次聚会。一群十几个三四十岁的伙伴,大家齐声欢唱《这世界那么多人》,唱完明显都寂寞在了这热闹的人群里。

有人拿着话筒:祝今晚已婚未婚的人都有爱情!

有人小声回应:祝你女儿有吧。

是呀。少年的爱情轻易可见,中年人要对那么多人和事负责,哪里还有爱情神话?

《廊桥遗梦》大家看过没?重温这部老电影,今天来聊聊中年人的爱。

廊桥遗梦哪年拍的,廊桥遗梦的原型(1)

这部拍摄于1995年的老片子。我大约十几年前看过,当时除了“婚外情”标签,根本共鸣不了这些中年人的情感。

如今再看,各种人生行至中场,生活倦怠平淡;渴望来点意外;待到爱情真来又以责任之名克制的细碎感都出来了……这部老片说尽了中年人爱的复杂(以下涉嫌剧透)

1

一场中年人的爱情幻觉

《廊桥遗梦》里尽是各色中年人。

女主弗朗西斯卡,40来岁,一位爱荷华州(Iowa)的农场主全职主妇,会在做早餐时听意大利歌剧、还熟读叶芝的诗。演员梅姨(梅里尔·斯特里普)时年46岁,她把女主中年疲惫又渴望情感滋养的寂寞、主动去让爱重新点燃、又选择放弃的心演活了。

男主罗伯特,50来岁,《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亲自上阵出演。他当时65岁,老牛仔明显老了,好在清瘦矍铄,满身世界公民的阅历与沧桑,多看2眼,有让女人喜欢的风度和张力。

故事以女主视角展开,剧情骨架概括起来就是:

老公很好,爱我依赖我,但简单粗糙不懂我;孩子们半大不小,聒噪也需要我,但他们看不到我。

在我日渐消磨于这无趣琐碎时,男主寻桥迷路而来。我主动去靠近,他太懂我尊重我,也深爱上了我,要带我走……出于道德义务,我把生命(责任)给了家人,把剩下的(爱情)给了他

余生,我靠着4天的回忆生活。他也至死不渝,临终寄来了当年的信物和遗产,并把骨灰撒在了那座廊桥。孩子们,请理解妈妈,日后帮我也撒在那里……

很玛丽苏,对不对?但是加上浓浓的文艺气质,蓝调音乐、还有叶芝诗的衬托,意境就上来了。

再加上双层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中年,各有压力与羁绊,所以这种需要爱与不能爱的探索、喜悦与克制,就显得格外真诚动人。

就像现实中,我们女性,不管美丑,还是多大,是否已经拥有爱情,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有少女梦,都对理想的爱有渴望。女主也一样。

相反现实中的男性,年轻时有情有义的很多,但是普遍的情况是,中年之后,如果从他们身上拿走性的需求,估计很多人更需要的是妈妈/保姆。女主的老公就是这样。——这也不完全怪他们,达尔文主义社会的生存竞争下,大家都前有山阻,后有浪追;加之上有老下有小,负重那么多,能跟得上主流、承担起家庭社会责任,已属不易,哪有时间去细腻温柔?

所以更准确地说,《廊桥遗梦》更像一场中年女性的爱情幻想。

2

婚姻的本质不是为了保鲜爱情

影评开头,人到中年的两兄妹,回故乡执行老妈弗朗西斯卡遗嘱。

她居然要火化,简直不可思议。

打开保险柜,老妈的日记和婚外情物件说明了一切。

女儿因为自己困在不幸福的婚姻里已经十多年,所以特别理解;儿子则是生气,不解,再生气——之所以这样,他也知道:孩子们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父母看成是无性别的。

这是中年人追求爱情的困境之一。

弗朗西斯卡现身的第一个场景是她边听意大利歌剧边为一家人准备好早餐,招呼大家过来。

儿子进来,重重甩上门,随后老公理查德如是甩了一下门,她叮嘱轻点,没人理会;随后女儿倒是轻轻进来了,但她立即把歌剧调成了流行音乐,丝毫没注意到妈妈的表情。

坐下来之后,大家各自埋头吃饭,需要什么东西张口朝妈妈要就是。

终于弗朗西斯卡坐下来了,她没吃,用眼光热切地看着女儿,因为她的获奖,他们三即将要离家4天。看样子大概之前十几年他们都没离开过她。

继续没人看见她。

随后理查德上楼收拾东西,因为打不开衣柜抽屉恼火。她像老妈子一样来救场,还要去负责去安抚。

……

这种琐碎无趣又耗能量的日常,是中年人,尤其很多女人的人生中场困境之二。

设身处地,如果我们也是一直过这样日子的人,是不是也会有解脱的冲动与渴望?

所以这个故事的开端就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妻子/妈妈,生活无趣,想要做回自己,做回那个叫弗朗西斯卡的意大利文艺女青年。

这不,前脚老公孩子刚走,后脚就来了一辆皮卡,她很好奇。这个偏僻村路,基本没外人来。

迷路的摄影师罗伯特从车上下来,“嗨”了一声,过来问路。

廊桥遗梦哪年拍的,廊桥遗梦的原型(2)

弗朗西斯卡走下台阶为他指路。她描述的路况有些复杂,他稍微走近一点,微笑着看向她,仔细听每一词每一句。

大概从来没人这么认真温柔地听她说话,还间或重复下关键词,确认自己听懂了没——显然,他跟理查德完全不一样。

于是鬼使神差地,弗朗西斯卡问: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带路。

廊桥遗梦哪年拍的,廊桥遗梦的原型(3)

很多复杂的故事,就是这样开端的。弗朗西斯卡也大概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里生活太无趣了,她想跟这位很不一样的艺术家,去那座外地人常打探的“廊桥”看看。

但是她明明自己去看看,还是先表明是“如果你有需要”。她做了十几年温顺娴德的妻子,习惯了当地人的保守。

所以,罗伯特后来也说,弗朗西斯卡,你是个好女人。

如果你的家庭中,存在这样的人,她/他内心深处渴望风景,却长期看不到;又或者如果你长期依赖另外一半的付出与照顾,却一直觉得天经地义,无动于衷。

你要当心,不想后院着火的话,就要及时看到、给予回应。当爱长久匮乏,再不起眼的人都想要逃离,去呼吸新鲜空气。这是人的本能。

当然大部分人,因为社会规则,也因为现实障碍,只是想想,不去真的出逃或出轨。毕竟像王菲那样,有底气说一句“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也能彻底转身的人,凤毛麟角。这不同样是明星,刘涛、或小S们的婚姻明显破绽百出,她们还是继续呆在里面;何况普通人呢。

大概人到中年大家都接受,婚姻的本质是为了维护社会伦理秩序而存在的,从来就不负责保鲜爱情。日子久了,婚姻就会变成亲情、责任还有利益共同体。因此很多老一辈的人,在遇到不堪的时候总会说,忍忍就好了。

但是没行动,不代表没有这个冲动存在,生活的复杂与不确定性,很多都来自于大脑里的翻江倒海。

现实中像弗朗西斯卡那样困在中年生活中的男人/女人何其多。但是现实中,也根本不太可能存在“罗伯特”那样的完美爱情接盘侠,从天而降,琴投意合,还至死不渝。所以当《廊桥遗梦》把大家向往但很难实现的中年爱情理想,给展示出来了,特别让人心动。

当然,真的离家出走或私奔的人也不是没有,但这条路很难。要么沦为笑话,譬如早些年那个“私奔”的私募大佬王功权;要么走了也白走。

爱丽丝·门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篇小说《逃离》就描写了一个白走的人,故事情节大概就是:

贫困主妇卡拉,终于受够了丈夫的冷暴力和坏品性,上了去外地的大巴车逃走。当汽车离自己熟悉的家越来越远,离陌生的城市越来越近时,她惶恐不安。

因为意自己根本没勇气独自生活,她只好回来。随后心也就彻底死了。

3

永恒的遗憾:白玫瑰VS红玫瑰

电影中弗朗西斯卡跟罗伯特情感的起承转合只有4天的时间。

第一天初识。她带他去罗曼克桥。路上他弯腰取东西时胳膊上的体毛滑过她的小腿;他为她点烟手面轻轻触碰,以及带有艺术气质的闲聊,让弗朗西斯卡怦然心动。

他下去取景试光,她从桥上偷偷看他。他忙完老派地摘点野花致谢。鲜有人送花,还是位艺术家,她一下子皮了起来,随口诓他“这花有毒”。他立即松手花也滑落,她笑的明媚极了像个少女。

回程下车时,她犹豫了下邀请他到家里喝凉茶。刚打开话题,茶喝完了,意犹未尽,继续邀请他留下来晚餐。晚餐聊得开心,饭后他提议散个步。户外空旷两人走了一会,似乎没有在厨房来得自在,她请他回屋喝点白兰地或咖啡。

再次回屋时,她怅然若失,显然患得患失。这时罗伯特问你没事吧?然后说了一句非常得体又懂她的话:弗朗西斯卡,你知道的,我们不会做什么事,让你没办法开口跟孩子交代。

廊桥遗梦哪年拍的,廊桥遗梦的原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