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卡这才放下心理戒备,热烈地听他讲旅途故事,对谈彼此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当后来,话题进入她的理想与现实困境,罗伯特不带恶意或引诱地探讨:你想过要离开丈夫吗?
弗朗西斯卡恼怒成羞。看似是罗伯特的人生观、婚姻观冒犯了她,实则是她心底的困境被看穿,她有被冒犯到感觉。他道歉,表明只是“talk”,知趣地离开。临走请她不要妄自菲薄,你是个有修养的好女人,绝对不是无知村妇。
第二天热恋。罗伯特走了之后,弗朗西斯卡开始后悔。知道他要来拍摄晨光中的大桥,于是半夜跑去大桥贴上一张纸:
如果你还想爱吃晚饭
“当白色飞蛾飞舞”
晚上工作结束就过来吧。随时可以
都知道见面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有些兴奋。当知道小地方一旦发生什么,她就会在这里社死,罗伯特在约会前,来电说明:“如果今晚见面会给你带来麻烦,你不用非来,我不会对人们的反应敏感,但我不想让你为难”
弗朗西斯卡泪眼婆娑,下定决心要奔赴这场暗恋。后来在信中弗朗西斯卡这样解释,人到中年,她已经有能力在短短数分钟时间,判断出这个人是不是她可以爱一辈子的人。
这一天的两人浪漫温存热烈美好。
第三天离开。丈夫和孩子们第二天就要回来,所以罗伯特这一天晚上必须走。弗朗西斯卡难过至极,觉得自己终将是他生命中很多经历中的一个例行故事。罗伯特说我不会为我的做人道歉,但是如果这几天我做了什么让你觉得这事对我不新鲜,我要想你道歉。然后表白:“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到处拍照,我找到的唯一理由是它使我向你走来。”
但是真的罗伯特要她“跟我走,去任何地方”;她根本走不了,哪怕前一天是她自己主动提出来“带我走吧”。
不走的原因在于,一要承担对老公和孩子的责任;二是她觉得这份爱终究会变化,她怕那时自己会后悔,反而把这几天的美好体验变成肮脏记忆。
这时的罗伯特再次展示出了什么叫深沉的爱与懂得(光环):你现在不走没关系,我还会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你等丈夫孩子回来后,冷静下再做抉择。
临走女主最渴望听到的确定性,他也加强了:这样的话,我只说一次,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确定过(想要跟一个人安定下来)
总之,无论这大半生有着怎样的过往,你是我的唯一。你说,这中年人的故事,拍到这里是不是比少男少女的爱情甜度,还要浓度加倍?!
第四天抉择。8天后,弗朗西斯卡跟丈夫一起到市集上采购。先回车到她,看到罗伯特站在大雨中,远远看着她。
确定她看到之后,回到那辆皮卡,插道她丈夫的车前挡住一个绿灯的时间,让她做出选择。
全过程,两人没说一句话,但是他用每一个动作跟她对话。
弗朗西斯最终还是没下车。她说:我错过了罗伯特,留下是错的。但我走不了。
就这样,一场完美的婚外情体面收场。因为他们,特别是弗朗西斯卡把责任和义务,放在了个人追求之上。所以明明是世俗意义上的不道德,但是却在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站住了脚。
只可惜了罗伯特的深情。
你说牛逼不?!
为什么要这样?后来弗朗西斯卡给给孩子的信中说:
大家都不了解,女人决定结婚生子时,她的生命一方面开始了,另一方面却结束了。生活开始充斥琐碎的事,你停下脚步,呆在原地,好让你的孩子能够任意来去。他们离开后,你的生活就空了。你应该再度向前,但你已忘了如何迈步。因为长久以来,都没有人叫你动,你自己也忘了要动。
至此,观众除了幻想也得到她的爱情,再没有任何心理的、道德上的不适。
还没完。理查德在临终之际,对弗朗西斯卡说:“弗朗妮,我只想说,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遗憾我没有给你,我很爱你。”
这是不是美国女人版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
总结下,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男主,能让一个贤良淑德的中年女性,失去自控?
特别。身份、气质必须跟已经家里拥有的完全不一样。才会让本来只是裂缝的心,突然就打开了一扇门。在这方面从事艺术工作、又走遍世界的人特别占优。不信你看,只要是一身艺术范的男人,他们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各式美女。
理解。中年人的关系难得纯粹,更难得是遇到理解与尊重。你看罗伯特,花白头发,从内到外,带着一份“懂得与慈悲”,她说什么他都能理解,而且特别真诚,谁会不爱中这样有故事的人?
尊重。生活中太多急吼吼只管自己的人,也太多磨磨唧唧又不敢表达的人,反而没雄性自信。罗伯特不是,每到了犹豫时,他都坦诚说出顾忌:这样,可能会怎样,你可以……先把选择权/主动权交出来以尊重对方的选择。绝不是霸道总裁那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不谙世事的人才会喜欢霸道总裁的PUA,人到中年,最容易为一份尊重放下盔甲。
……
总之这个高龄男主的形象和台词非常苏,完美符合中年女性的爱情想象(美好性情太重要了,如果把男主女主的身份转化下,同样男人也会人见人爱吧!)
“
4
达尔文主义下的中年现实
据说,1995年《梁桥遗梦》在美国上映时催化了好一波离婚潮。这种一看就是骆驼穿过针眼——不可能实现的春梦,能怂恿大家去试错。我只能说,1995年代的美国中年人,还挺天真乐观的。
弗朗西斯卡没走,当然是明智的。
这段爱情,对她其实就是在琐碎中,呆太久了,寂寞空虚,才发生的。当罗伯特一点点陪着她入戏,她又不愿意走,最终辜负了他“别抛弃我们”的请求。
世间有很多美好,是可以有始有终的。不管任何年纪,任何时候。
弗朗西斯卡完全可以用两三年时间,等孩子成年,同时处理好跟理查德的关系,再去追随罗伯特啊。但是她也没有。但是你说她彻底放下了吧?也没有,她的选择是让爱了他一辈子的理查德身边的那个墓穴空着。
很多人,倾向于自己没处理好的事,用记忆去美化它。弗朗西斯卡就是。
爱本来就不应该是《廊桥遗梦》这样要等着它已经发生,再用什么道德责任去克制的事。所以中年寻爱途中的弗朗西斯卡也只能拥有4天的爱情。
说到底,漫漫人生总会有很多无聊、无趣时刻,对抗空虚的最好方式是饱满自己,同时也必须学会清晰地处理、界定好关系。
不管男人女人,成年之后就应该修炼罗伯特那样成熟的关系与爱;像弗朗西斯卡这样就拼命想有又极力压抑的人生,容易走向病态。
因此,《廊桥遗梦》这样的中年爱情,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展示,给中年人极致的幻想,也在教大家放弃幻想。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活出真正的自己。但是人生终究的真相是:人生是只能靠自己去成为你自己。跟谁捆绑在一起,依赖任何人,都成为不了自己。
当我们年轻时,稍稍幸运一些,是很容易嫁给爱情的;而中年之后的爱情,则如见鬼,传说中有,基本碰不到。
一个离异的朋友说,你知道么,在中年离婚人中有这样的鄙视链:年轻短婚未育>不带孩子的>带女孩的>带男孩的;然后还有就是公务员>私企>个体户>待业/全职……
为啥这么现实啊?
因为在中年人这里,大家压力都很大,时间精力也有限,试错成本太高了。
看到没,时间不够用、舍不得代价,这才是中年爱情稀缺的真相。
“
5
题外:中年巴菲特的爱
智慧如股神巴菲特,他在中年时期,把不同的爱投入在了不同人的身上:
家里有同居女友阿斯特丽德·门克斯,社交场上出现的是出走分居的正妻苏珊·汤普森,事业上则有红颜知己凯瑟琳·格雷厄姆。此外,他还有一个每晚都会通电话的桥牌女性好友沙伦·奥斯伯格。
在中年巴菲特生命中同时存在的这些女人,个个都不简单。她们之间相互认识,也来往,过程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滋味,结果是大家各自以自己的角色跟世界上最聪明智慧,也是最富有的大脑相处。
对此,巴菲特认可的传记作者这样评价:对于这种复杂的人生关系,巴菲特从来不去藏着掖着。但是不做解释,就是用他一贯的方式,把每一段关系分开处理。
《滚雪球》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以帮助大家窥探一二:
“我觉得你应该有一台电脑了”,奥斯伯格说。
“不!我真的不需要。”
“其实,你可以在电脑上玩儿桥牌。”
“嗯,不一定吧。”
“沃伦,你至少应该去试一试,即使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好吧,好吧。”巴菲特妥协了,“你来奥马哈吧,把电脑转好,然后你呆在房间里。”
就这样,奥斯伯格完成了其他人,甚至比尔·盖茨都不可能完成的事:让巴菲特终于走进了电脑与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