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宁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学霸小伙伴,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本以为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很快他们便能打出一片天地。
谁知,在经济迅速腾飞的香港,他们迎来的却是举步维艰的局面。
没办法,他们的事务所不得不停止营业。
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征服世界的步伐,刚迈过起点,就被迫提前到达终点。
这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也彻底唤醒了霍建宁。
他明白,不是谁都有能力在香港的商业战场中呼风唤雨。
于是,1982年,已到而立之年的他,心甘情愿地回到长实集团,重新开始。
做回打工族的霍建宁,业务能力依然出色,但好歹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踏实成熟很多。
在会计师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
为了早日能做出点成绩,得到领导的赏识,霍建宁卖力地工作。
他很少休假,一周工作7天,几乎都窝在办公室里。
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这样,踏实肯*霍建宁,在一次被借调的出差中,遇到他人生中最大的贵人。
时任和记黄埔总经理的马世民。
当时,马世民要到日本去谈业务。他需要一位财务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一眼相中霍建宁。
财务人员给人们的传统印象大多沉稳少言。但是,霍建宁却打破了马世民的固有认知。
在日本的谈判桌上,霍建宁不光展现出了强悍的专业能力,思维也相当敏捷,谈判能力更是才辩无双。
在霍建宁的助力下,公司顺利地赢得此次业务谈判的胜利。
马世民不禁心中暗喜,这小伙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于是,回国后,惜才的马世民将霍建宁引荐给李嘉诚。
马世民的话,李嘉诚自然信得过,但他还是决定,给这个年轻人来一次“摸底考试”。
很快,霍建宁在黄埔船坞项目上的财商布局,让李嘉诚对他刮目相看,并开始委以重任。
想当初,李嘉诚不顾一切也要将和黄纳入自己的商业版图中,就是看中了它旗下丰富的土地资源。
80年代初,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手握风水宝地的李嘉诚,也想依托市场,大赚一笔。
然而,扫兴的是,霍建宁在此时给老板泼了一盆冷水。
他提示,黄埔船坞旧址的土地性质是工业用地,如果想在此处开发房地产的话,一定要先将土地性质变更为住宅和商业办公用地。
以当时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公司需要缴纳28亿元的土地差价。
反观当时香港的房价已经在高位徘徊很久,有崩盘的风险。
于是,他建议老板,反正地价正高,不会有人冒险来抢这块地,不如干脆再等一等。
果不其然,1983年,香港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迷期。
看准时机的霍建宁,果断建议老板申请土地开发权。
最终,公司用3.9亿元的低价,拿到船坞旧址的开发权限。
对比房地产旺季时的28亿元,霍建宁的审时度势整整为公司节省24亿元的开发成本。
随后,这块地上盖出香港地区的地标性建筑黄埔花园。
1984年下半年受政策影响,恒生指数迅速回升,香港房市再度回暖。
黄埔花园开盘后,销售前景一路向好,这让热衷于赚钱的李嘉诚很是开心。
结果,霍建宁又出来“捣乱”了,劝老板三思。
他以财务人员的专业眼光指出,与其零星出租,不如整合成商业中心整体招商来得省时省力利润高。
于是,在这对商业奇才主仆的运筹帷幄下,整个项目获利近60亿元。
黄埔船坞项目不仅让李嘉诚收获“屋村大王”的称号,还彻底将霍建宁的职场发展,推入了快车道。
1984年,霍建宁被任命为和记黄埔的执行董事。
1985年,李嘉诚亲自委任33岁的霍建宁为长江实业董事长。
1987年,也就是短短的两年之后,霍建宁又被提升为长江实业副董事长、总经理。
自此,这个被媒体称为“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正式步入长和系的管理层。
这一年,霍建宁也不过才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