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的深度解析,死亡诗社为什么那么经典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1 00:38:49

"啊,船长!我的船长!"

这是基丁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开篇的诗句。"如果你们有胆量的话,可以叫我船长"。简短有力的台词,初步塑造出基丁老师的独特不凡。他摒弃了传统的刻板与教条,以诗歌、学识和热忱引领孩子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在迷惘中突围

《放牛班的春天》中,同样塑造了一位经典的老师形象。不同点在于《放牛班的春天》中老师指引着一群颓废,缺爱的孩子重新感受到温暖,回归社会,学会爱;而《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则是引领一群在束缚和爱中长大的孩子,冲破现实的牢笼,学会斗争和反抗。截然不同的目的,但都将教师这一职业背后所蕴涵的巨大光环凸显出来。

死亡诗社的深度解析,死亡诗社为什么那么经典(5)

基丁老师站在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交界口,他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在深刻洞悉这两个世界后,他带着云淡风轻的诗歌指引着孩子,教会他们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此刻,教师已经理想化为一种精神的引领,任何能带给你启发对你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存在。

电影的一开头选择这首诗便暗含深意:诗句引用自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为林肯写的一首诗,收录于《草叶集》"纪念林肯总统"一章中。《啊,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基调悲壮,把当时的斗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惠特曼的人生哲学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国式的民主主义。影片在这里便揭示出一个更深层的主题——生命与自我。

死亡诗社的深度解析,死亡诗社为什么那么经典(6)

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生、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持人的一生。但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生存,生活,生命是人生状态的三个层次,多数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停留在了生存阶段,更可悲的是,当人可以跳脱生存,完全到达追求生活甚至生命的阶段时,人往往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因为人都有一种被人接受的需要,这种强烈的群体意识将自我一点点磨灭殆尽,陷入平静的绝望与空虚之中,最后打着生存的旗号,通过漫无目的忙碌的工作来掩盖自己的空虚与平庸。

叔本华说: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最后毫无信仰的人川流不息,城市充满着愚昧。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死亡诗社的深度解析,死亡诗社为什么那么经典(7)

诗歌永存

基丁老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浪漫,自由,释放天性的梦中国度,孩子们心底冒险求知的渴望由此点燃。

在这里,导演又安排了一次强烈的碰撞。孩子们组织的第一次死亡诗社活动,那是在一个清冷漆黑的夜晚,孩子们戴上兜帽,潜入黑夜去寻找那个未知的洞穴。以大面积的黑色渲染阴郁可怖的气氛,一个神秘,虚幻从未涉足的地方,勾起人无限的好奇与紧张。然而在山洞内却上演着一场狂欢,诗歌从少年们的舌尖滑落,舞蹈、鼓掌、兴奋、欢叫、跳跃,在这里,放下一切伪装,回归原始的野性,享受生命与自我的真实存在。灵魂驰骋,超越凡俗。镜头拉远,黑夜的迷雾中,是几位少年结队离去的身影,伴着节奏明快的诗句:然后我有了信仰,然后我有了想象,我被他们沉迷的嘲笑所感染,然后我看见刚果河,在黑土地上流过,在森林中划下一道金色的沟壑……

死亡诗社的深度解析,死亡诗社为什么那么经典(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