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开始分文科、理科,张明河和玉凤都选择了理科,一方面因为他们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还不错,另一方面学理科将来好就业。张明河和玉凤分科后,仍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两个人除了星期日的时候能花个半天时间见上一面,平时基本就不见面了。有不知内情的同学以为他们两个分手了或者是被老师批评了呢。
分科后,老师讲课的内容更深入了,每个老师都会激励学生,“再努力一下,再辛苦一点,再少点休息时间,再多做一些练习题,等高考后你才不会后悔”,“鲤鱼跳龙门、家鸡变凤凰”,只争朝夕,实现阶层的跨越和人生的突围。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下就像是变成了学习机器,你买10套练习试题,我就买20套,你晚上11点睡觉,我就12点半睡觉。最牛的一个学生,晚上1点半睡觉,第二天5点半就起来早读,真的是“不成功,便成仁”。
整天面对着书山题海、周考、月考,这种高压下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让张明河的心里对学习开始了有了厌倦的情绪。但是又能怎样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是这么埋头往前冲,自己也只能尽力前行。
枯燥又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也会也有一些放松的机会。高一的时候有音乐课,张明河记得音乐老师是个很有气质的中年男人王老师。王老师人很和善,他经常带着一台很大的录音机,在音乐课上播放世界名曲进行讲解,其中最让张明河记忆尤深的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钢琴以及其他交响乐器的配合,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美丽又哀伤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示出来。张明河和同学们听的都失了神,曲子结束后,张明河和同学们都自发地鼓起了掌,有的女孩子眼睛都湿润了。这是音乐之美给孩子们的心灵所带来的冲击,是美学的教育。可惜高二,音乐课就停止了,张明河感觉挺遗憾地。
学校操场跑道不是现在的塑胶地面,而是碎石子地面,足球场上是沙土地,在上面跑起来很容易摔倒。操场北侧有一块地上竖着单杠和双杠,这是仅有的“健身器材”了。晚自习课间休息时,学生们会结队到操场上走走,跑跑。在单杠和双杠旁边围满了男同学,他们轮流上去锻炼身体,有的同学身手敏捷,能够做出摆动、屈伸、转体甚至滚翻的动作,周围的同学会大声地喝彩。只有在这些少有的轻松时刻,才能看到高中生们的朝气蓬勃、青春洋溢。
一九九八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有一部美国的电影很火爆,以至于校园里都有很多人在谈论着这部电影,这就是《泰坦尼克号》。张明河和同学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都是白天黑夜地在学习,哪有时间去看电影呢。张明河的班长魏强是个组织力强的人,魏强和班主任商量后,决定把班主任家的电视和光碟播放机带到学校,又买了一套《泰坦尼克号》电影的盗版光碟,准备在星期五下午的时候在教室让大家一起观看这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电影。
高二(1)班的操作被传到其他班级,其他班级也是照样学样,也准备了设备,准备在星期五下午播放《泰坦尼克号》电影。星期五下午来了,高二的几个班级教室里传来的不是老师上课的声音,而是电影《泰坦尼克号》声响效果。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占大多数的同学们,基本没看过什么美国大片啊,当《泰坦尼克号》中那些庞大电影场面、特效镜头出现在眼前时,无疑带给了他们无比的震撼。《泰坦尼克号》电影就像是一扇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窗,让这群十七岁左右的孩子们看到了当时国内电影、经济以及科技与西方世界的差距。
张明河看过《泰坦尼克号》电影后,一方面为男女主角之间悲伤的爱情感叹,一方面被大场面的特效场景所震憾。电影中的人物、周边环境模拟的是七十六年前的样子,那时的欧美就已经如此物质发达,相比我们与欧美的差距还很大。这在无形之中,激发了张明河以及类似张明河的这些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奋斗的决心。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站上更高的人生舞台,为自己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明河的心思是天真也是执着的。
欢乐总是短暂地,在痛苦加持下的高中生涯让人感觉有些漫长,却又争分夺秒。有些学生开始有了白头发,有些学生开始失眠,张明河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紧张用眼,开始出现近视的症状。周日的时候,张明河和玉凤一起去眼镜店检查了眼睛近视度数,配了相应的眼镜。当张明河带上眼镜时,多了一分书生气,看起来就像古代的穷秀才。玉凤看到,抿嘴一笑:“现在你有四只眼睛了,看现在的世界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我现在能看清你脸上的青春痘了,原来美女也会长青春痘,哈哈”,张明河开玩笑说。
“找打”,玉凤扬起手要打张明河,张明河快速躲闪,两个人你追我赶,就像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在玩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