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解析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1 08:15:20

作者:萧冰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七夕佳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爱故事成为仅次于牛郎织女的谈资。

但两人爱情故事的社会评价却走过了一千多年相当波折的路。

一、丑闻


尽管唐玄宗杨贵妃的情爱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我们依然有必要重温一下。

开元二十五年,西元737年,亲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情路上遇到了一次重大挫折:心爱的武惠妃辞世,享年约四十岁。为此,皇帝闷闷不乐,以至于伤心欲绝,而当时后宫佳丽不可胜数,却难以使皇帝转忧为喜。


驸马都尉杨洄,看出了玄宗的心事,就与宦官高力士商量,寻机向皇帝进言惠妃的儿媳、寿王李瑁妃杨氏「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皇帝打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这杨氏,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父杨玄琰,蜀州司户。两年前玉环嫁给寿王,夫妻感情尚笃。

无论古今中外,女子嫁父子二人,都被认为是乱伦,此前类似的丑事还发生在武媚娘先后侍奉太宗和高宗爷俩身上,骆宾王曾痛斥武氏「陷吾君于聚麀」(鹿之父子可共享一母鹿)。但玄宗的手下还是想了一个「聚麀」的办法

《新唐书》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皇帝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寿王妃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据考证,杨太真正式入道时间是开元二十九年正月二日。至天宝三载,杨氏身份为女道士。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解析(1)

四载(745)七月,李瑁新娶韦氏。八月,杨太真受册封为贵妃,为玄宗妃嫔中地位最高者。此时杨氏二十七岁,而唐玄宗已六十一岁了,杨氏反成为李瑁的庶母。杨氏被宫人呼为「娘子」,礼数实同于皇后。


杨贵妃受宠幸,族人也随之鸡犬升天,「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烜赫一时。

杨氏家族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朝野均对他们充满了巨大的怨恨,唐朝政治更加腐败。

不过,天宝五载,杨贵妃闹出了被遣送回娘家的丑剧。还是高力士察言观色,不久之后就把杨氏迎回。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755)冬,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西指长安。

次年,皇帝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等人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哗变,将杨国忠寸斩。唐玄宗赞扬军士为国除奸,但陈将军等力主处决杨氏。皇帝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杨贵妃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年三十八。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解析(2)

▲《妖猫传》中杨贵妃自愿接受“尸解大法”的谎言

总结下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可以用丑、丑、丑来形容:李隆基乱伦为一丑;随意遣返杨氏为二丑;马嵬之变丢卒保车为第三丑。

二、唐人·批判


安史之乱是李唐王朝的转折点,唐人每每念此,无不唏嘘,多痛恨玄宗荒淫误国。

亲历丧乱者杜工部在《哀江头》中直面了惨状,又叹息:「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中唐的白居易,有《长恨歌》。表面是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但实则是借汉喻唐,委婉地表示了愤懑。不过,诗歌的后半还是寄托在「虚无缥缈间」,说是杨贵妃和李隆基能「天上人间会相见」,盟誓互不相弃。最后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用「长恨」表达了李杨的悲剧,实则也是大唐的悲剧。

如果白居易还算是宽容,那晚唐的李义山对于唐玄宗则充满了鞭挞,其《马嵬二首》毫不客气,如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岛,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万恶淫为首,大家李隆基竟然把自己奋斗出来的盛世打得粉碎,留下了多少遗憾!

杜牧更是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中表达了讽喻,如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罗隐最不客气,《马嵬坡》直陈玄宗为美色所惑,破家亡身: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我们可知,晚唐以后,文人对于唐玄宗的评价从感伤转为批判,他们痛斥他的荒淫葬送了帝国。

三、大宋:殷鉴


五代的刘昫在《唐书》中规避了唐玄宗乱伦的丑事,说天宝危机是「用人之失也」。


不过,大宋则对李杨故事发表了很多批判,尤其是在六一居士等人修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点评:


「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矣,而又败以女子。……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以李隆基为殷鉴,告诫官家不要再犯类似荒淫失国的错误。

市民意识兴起的宋朝坊间,又是如何看待前朝呢?

乐史有《杨太真外传》两卷,综合了唐、五代所作诗歌、笔记和小说中有关李杨故事和传说,特别是有关杨玉环之事巨细毕载,可谓杨妃遗闻轶事的集大成之作。

宋、金对峙,在汴梁和临安等地热闹非凡的瓦舍勾栏里,「说话人」也有讲说李杨爱情故事的。从罗烨《醉翁谈录》传奇类中有《花萼楼》的书目,可见端倪。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解析(3)


在当时「说话人」的重要参考书《绿窗新话》中,就集录了不少有关李杨爱情故事的传奇作品。如《杨贵妃私通安禄山》、《杨贵妃窃宁王玉笛》、《杨贵妃舞霓裳曲》、《唐明皇咽助情花》、《明皇爱花奴羯鼓》、《虢国夫人自有美艳》和《永新娘最号善歌》等。与此同时,有关李杨的爱情故事也已被编成戏文、院本,开始在舞台上演唱了。

看来,有宋一代,对于李杨故事,官方较为严肃批评,而民间则是猎奇为主——这和市民化进程加快不无关联。

四、蒙元:同情


蒙治时期,仕途经济无路之书会才人逐渐选择去拥抱市民。杂剧的勃兴,在某种意义上将原本对李杨的批判扭转为同情,最早的是涿州人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

作品叙述李杨爱情以及安史之乱致的生离死别;其间有对李、杨悲剧命运的同情,亦有对杨玉环、安禄山「私情暗通」的谴责,还含有对玄宗无道的批判,思想内容较为复杂,文辞则以典雅流畅见长。

从总的倾向来看,王伯成对玄宗尚为同情理解,对杨妃则持批评态度。若与其杂剧 《李太白贬夜郎》 联系起来看,两者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

然而,真正把同情作为主旋律的,无疑是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元曲选》中此剧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

陈玄礼拆散鸾凤侣

正名为: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全剧略去了梅妃江采苹的关目,也未写李杨在月宫的重圆,而以唐明皇的长恨作结。

《梧桐雨》是以唐明皇为主唱角的末本戏(正末主唱),剧中虽也暴露了唐明皇因歌舞坏江山,且对此不无谴责。但是,作者抨击的矛头是指向在入侵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的文武两班。剧作充分肯定了玄宗对于爱情的执着,歌颂了他对杨妃的生死不渝。为了减轻皇帝对安史之乱应负的严重责任,以加强人们对他的同情,白朴已经加入了玄宗自我忏悔的桥段。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解析(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